
“學而思的成功不依賴于任何人,而是依靠成熟的教師系統、研發系統等制度體系。對于任何教育企業,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無論是掙錢還是做其它任何事情,最根本的還是保持教學質量。” —— 學而思創始人之一 曹允東
學而思最初的起步,是一家只有幾十人的奧數培訓班,由于優異的教學成績,在學生和家長的口碑相傳下,成就了今天的學而思——今天的學而思成為了行業里“教學質量”的代名詞……
“教學質量”就是學而思最強大的商業模式
數字檔案
2010高考,學而思學員共有186名考入北大清華;
2011高考,學而思學員摘得北京市文科狀元、理科榜眼,302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2011中考,12名北京市各區中考狀元花落學而思;
2011小升初,5800名學員進入重點中學……
場景實錄
在北京這么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學而思每次開新班時,家長都凌晨排隊報名,即使部分校區裝上了銀行似的取號機,家長也擠破頭;家長為了往某個班里多加一個位置,苦苦哀求學而思的工作人員,終也無法如愿;各大教育機構都想得到學而思各年級段的教學講義,各大教育機構網站的內容紛紛轉載自學而思網站;
無論家長如何挑剔,學而思員工沒有一個會對家長惡言相向,每一位離職的學而思員工都會夸獎學而思的教學質量;成為學而思的老師會備受尊敬,學而思的每一位員工都尊敬能走上學而思講臺的老師……
誕生于2003年的學而思,以它獨特的價值定位和商業模式——不“補差”,只“培優”,始終如一的優質教學質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學生人數由創業之初的100(學生會員)人次增長到現在的38萬人次。2008年,學而思走出北京,在天津、上海、武漢建立分校;2009年,企業進一步開拓華南地區市場,在廣州建立分校;同年9月,學而思獲得了老虎環球和KTB4000萬美元的投資,完成了他上市前的第二輪融資;2010年,學而思登陸美國紐交所,公司上市后的市值約為10億美元。學而思在兩位紐交所中最年輕的董事長與總裁的帶領下,只用了短短的7年時間,完成了創業時的原始積累至成功上市的所有過程。在這個浮躁與逐利的時代,學而思用“對得起教育良心的教學質量”在新東方的傳奇之后創造了自己的奇跡。它在“快速做大”風潮下的中小學教育培訓市場中樹立了一面鮮明旗幟,如同其在市場定位上對“培優”的專注與投入,質可取勝,教學質量本身就是最強大的商業模式。
“微掃描”學而思教學脈絡繪就的生命線在系統掃描與解構學而思的“教學型商業模式”是如何蛻變成形之前,我們不妨先觸摸一下其教學教研體系的豐厚血肉。
教師為骨
CEO在公司內,主抓教學教研管理;教研中心所有的骨干成員都是學而思普通教師出身;教研部直管市場部,教務部重于咨詢部。
培訓為肉
最早在行業里建立標準化的教師所有員工必須培訓上崗,尤其是老師;學而思的師資培訓體系中,老師培訓淘汰率達到80%以上,CEO親自參與并負責教師培訓;學而思一直堅持為參加教師培訓的人員發放培訓補助,雖然淘汰率奇高。
文化為血
企業文化全部由CEO草擬,員工人人都要背,人人都會背;學而思文化就是教學至上,無論是演講、活動、戰略發展目標、擴張歷程……都是以教學為中心,員工能實實在在看到公司的發展與企業文化吻合;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裁員,學而思相信,文化需要傳承,學而思的文化在每一個員工身上。
教研為心
北京首家聘用專職教研團隊的機構,早在2006年就已經建立專職教研團隊;CEO親自管理教研,并帶頭為學而思網站撰寫教研類文章;每份講義的每道題目都要經過6次以上的檢驗;每個班嚴格控制再控制人數,因為教研數據告訴他們,多一個人就會降低提分概率。
師資的優秀確定了骨架的穩固;培訓的優質決定了筋肉的堅實;文化的優良注定了血脈的貫通;教研的優異奠定了心跳的不息。于是,無論學而思怎么變,教學、教研都深入學而思的每個部門,優質教學服務思想都浸透了每個學而思員工的思想。但是,再完善的體系也非一日之功,這套衣缽是如何建立的?凹凸個性教育400-00-61580教學教研中心對學而思的教學教研體系進行了用心梳理,畫出一個環環相扣的管理與把控脈絡,在此特拮取部分管控脈絡要義與大家分享:
招聘遴選環節管控——學而思師資招聘主要從兩個角度考量初選的匹配度,一是技術型學科人才;二是管理型學科人才。作為優秀的技術型學科教師,必須能同時處理好從教學開場、知識框架、知識點引入、題型鋪墊與拓展、考試信息傳遞、課堂有效互動等整個完整教學環節;而作為管理型學科教師,則又可表現為優秀講義類、意見領袖類或方案講座類。當然,正如大家所知,入選教師基本上都有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經驗,3年以上從業經驗者占到了大多數。
培訓晉升環節管控——成為新教師的第一步都要參加公司精心設計的為期28天~84天的系統每日帶薪培訓,從專業課程知識→標準授課過程→業務模塊提升→溝通能力增強4級師訓步驟逐級展開,培訓期間各類考核評估如影隨行,隨時淘汰、隨時晉升,師訓結束后,再根據其性格特點與授課風格進行崗位與職責的分配,如,全職教師、一線教師、兼職教師、學科帶頭人或教研員。往往1000人參加師訓,能夠有機會走向學而思教學崗位的僅余不足50人,通過率不足5%。恰恰是這近乎嚴苛師訓體系,造就了學而思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當然,通過師訓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學而思的教師還可以通過不斷進行自我學習與提升從一線教師逐步晉升直至校長。
教學實施環節管控——在教學實施的管控上,學而思在課前、課中、課后3個步驟上,都設置了具體的事項及評判標準,且均以相對客觀的數據作為管控標準,具體來講,以課時消耗、教研痕跡、停課激活、退費分析4項客觀數據為監控要點;用滿意率、續費率、生均課時消耗、踢退單率、拒課率、課時消耗量6大客觀數據指標做出最終的客觀評定與管理。
教學教研環節管控——對于該環節的管控,學而思建立了6維的監督成長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教學組負責教師身份認證與授課質量,課程督查組負責講義與課程考核,帶隊教師負責學科教學傳幫帶,網絡平臺承載學而思的一手教研原創成果,學生負責對每個對其授課的教師打分,學員家長則可以試聽或旁聽。該機制有效提升了學而思教師的課堂責任心、授課手法和講課質量。
另外,在話題活動與薪酬績效等環節學而思亦有相應的管控體系,在此不作一一闡述。借由對教學教研的重視,學而思生成了系統的教學教研管控體系,經由教學教研管控體系,學而思實現了以教學質量為內核的獨特商業模式或者說旺盛的發展生命線。
“凹凸”教學教研精細化管理體系“拿來主義”并非都是偷巧,尤其是將“拿來之物”再進一步升華且內化為己物,就算得上是實在的智慧。感同曹允東先生“干教育是個良心活”的肺腑之言,凹凸個性教育400-00-61580學習、發揚、轉化了學而思經典的教學教研體系,建立出適合凹凸自身市場定位與實際發展的體系。
學習學而思的師資建設
凹凸400-00-61580的教學團隊建設傳承了學而思教師團隊打造的精髓:嚴格教師篩選,六級師資培訓,教學質量管控、教師績效制度等等。打造凹凸自己的教研與智能監控
從教研到管理:全流程標準化手冊+標準化工具
凸通過研發全學科教學處方,對每個年級、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教學,實現了教師授課模板、課堂流程、例題選擇和教學內容的標準化,最大程度的解決了二三線城市缺乏成熟個性化教師的問題,真正把來自北京最核心的教學經驗,直觀、詳細的傳授到合作機構每一位老師的手上。
每個工作崗位和流程,凹凸400-00-61580制定了更為全面的標準化手冊和工具箱,配合完善的培訓和考評體系,在二三線城市復制一個個步調一致的教學中心。
首個專用于個性化教育的ERP管控系統
凸的AtERP系統完全針對個性化教學機構設計和開發,集成了教學中心的全業務流程,包括學生測評、價格制定、薪酬體系制定、合同生成管理、各部門業務程和數據分析等模塊,這充分體現了教學中心的專業與科學。
助AtERP系統實現教學質量預警管控機制
AtERP系統的數據統計分析模塊,凹凸400-00-61580總部能夠實時掌握每個教學中心的教學狀況,結合總部制定的業績分解目標,能夠精準掌握教學中心的業績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的環節。如果相關數據不達標,KPI預警機制將會及時提醒總部相關部門,哪個教學中心的業績達成出現了狀況,問題發生在哪個環節,總部能夠及時向教學中心提出整改要求和相應的解決方案,充分保障每個教學中心教學質量的穩定。
教育培訓機構的宗旨都是滿足市場需求,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并迅速提高學習成績,這是一切400-00-61580深諳此中責任重大,愛在左,責任在右,合在一起,就是凹凸人責任教育的船槳!凹與凸,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凹與凸,相依而生,相依而勝;凹與凸,結合與互補,對教學品質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