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打亂了我們家周伊漪的學習生活節奏。短暫的混亂之后,小姑娘長久以來對各種良好習慣的堅持,使她很快做出了自我調整。如今,雖然還不能返回她天天念叨的學校,見到她日思月想的老師同學們,但是學習、探索的步伐一直沒有停下。
堅持其實就是一種美。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周伊漪在疫情期間堅持的故事。
從她5個月時開啟親子共讀,到現在大概7年11個月,無一間斷,小小的家也被陸續購買的幾千本書填滿,她也從親子共讀過渡到了自主閱讀。超長的假期讓她有了更多讀書的時間,說真的,她有小小的竊喜。我們一起制定了讀書計劃,每天午飯后一小時讀中文書,晚飯后一小時讀英文書,睡前40分鐘親子共讀。這個假期她對讀書的堅持,使得英文閱讀也從分級順利地過渡到了章節小說。對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堅持一天兩天容易,堅持2900多天,我覺得是個特別了不起的事情。每當看到小小的她拿著一本本書看時,我都會被深深地打動,很想對她說:孩子,你讀書的樣子真美!

除了堅持讀書,她每天還利用碎片時間堅持聽故事,英文小說、經典名著、地理歷史、科普百科、名人傳記等都能聽得津津有味,然后興致勃勃地講給我聽。愛迪生、海倫•凱勒、萊特兄弟等名人的故事給了她更多啟示,讓她更加懂得了堅持的力量。

畫畫也是她的一大愛好,也是她表達自己情緒、觀念最直接的渠道。疫情期間,也有了更多畫畫的時間,她每天都要畫上2-3個小時,她畫下《武漢加油》、《關愛動物》來表達她對疫情的看法;畫下《夢中奇遇》,賦予夢中的“自己”堅持、不放棄、勇敢的精神,來向鐘南山爺爺和其他義無反顧的逆行者們致敬……各種題材,各種形式,讓她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了釋放。


她這種堅持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重新拾起了多次中斷的英語口語學習、以各種借口擱置的思維導圖學習,她主動擔當起我的英語口語老師,不厭其煩地糾正我這中國式發音,和我一起共同學習思維導圖,謝謝你孩子,讓我也有了堅持的力量!
“If you can’t do great things , Do small things in a great way”是她的座右銘,是啊,平凡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堅持下去,必有收獲,希望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這種堅持的精神能一直伴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