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腳下的一顆教育明珠
編輯:www.aoli.net.cn 發布時間:2011/6/30 12:49:06
1925年,陶行知游覽聚寶山附近的法寶庵,決定在那里建一所農村學校,自任校長。這所學校就是紫東學校的前身之一五旗小學。紫東學校踐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辦學質量,成為紫金山腳下的一顆教育明珠。
家長學校讓家長與學校一條心
一般的學校開家長會,都是家長和班主任坐在一起,由老師和家長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紫東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把家長會變成家長學習交流育兒教子經驗的平臺,紫東學校邀請校外特級教師和有關方面專家到校,給家長講授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家長積極參與,而且好評如潮。
紫東學校校長周波說,學,F在為家長學校聘請的特級教師和專家有14位,每個學期開2至3次課。比如為新入學學生家長開設了“好習慣,好人生”課,由特級教師唐文國主講,希望家長重視自己的榜樣作用,創建學習型家庭,充分尊重和信任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紫東學校還為家長學校出版了一冊《家庭教育指導方案》。
陶女士的兒子在紫東學校上初二,她已經參加了幾次家長學校的課程,最近一次到學校參加一個辯論會,20個家長一起辯論孩子在家干家務的利弊。陶女士說,不管家長們觀點如何,大家能夠坐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機會就很難得。
前段時間,紫東學校的家長學校請了一名北京來的心理專家講課,告訴家長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問題,然后再講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技巧。陶女士說,她那次沒時間去,就讓孩子爺爺去了,后來聽孩子爺爺復述專家的講課內容,覺得懂了很多東西,有些后悔沒有親自去聽。
“學校和老師是真心在學生身上花精力,下工夫,我非常感激”。陶女士說。
周校長介紹,家長學校開辦幾年后,幾乎沒有家長來學校投訴老師了,因為家長知道學校和他們是一條心,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家長們都能理解老師的教育措施了。
老校長陶行知教我們求真
紫東實驗學校2000年由原五旗小學、岔路口小學、仙鶴門中學和岔路口中學合并而成,是南京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分小學部和初中部。2005年,仙鶴門小學也并入紫東學校。
“原五旗小學的首任校長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呢”。周校長說。
1925年的一天,陶行知從神策門前往堯化門,經過聚寶山,翻上白泥崗,游覽崗上的法寶庵。陶行知從庵門口向下望,上、下五旗村盡收眼底,農田村社一片安詳。陶行知在破舊的法寶庵上建起一所農村學校,自任校長,專門教育培養農村孩子,這所學校后來叫做五旗小學。
五旗小學以及合并后的紫東學校一直繼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求真,他說教人求真是教師的職責,學做真人是學生的義務。紫東學校的老師都要求有真知識,有真感情,以真愛感召學生。“老師有真水平,帶頭求真,才能帶動學生求真,指引學生求真”。周校長說。
紫東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求真知識,學真本領,養真道德,說真話,辦真事,求真理,做真人。
陶行知另一個重要教育思想是知行合一,要求辦學過程中教學做合一。紫東學校的校訓就是知行合一。
紫東學校遵照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很早就開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給學生們提供了很多興趣班,學校還成立了不少學生社團。2010年春季,紫東學校把這些興趣小組和俱樂部進行提高管理,每周固定時間和地點開展活動,設立了行知少兒俱樂部,現在重點發展“七彩童年”“未來科學家”“彩虹詩社”“快樂ABC”等六個俱樂部。
周校長介紹,“七彩童年”俱樂部獲全國優秀小社團稱號,“未來科學家”社團多次在國家級模擬飛行中獲獎,和旭同學還在2010年江蘇省“金鑰匙”知識競賽中獲一等獎。
紫東學,F在正在建設“1+1”課堂文化,課程設置上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配合,行為主體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兼重,教學時間上課內、課外都不忽視,價值取向上既要工具性,也要人文性,教學方式上傳統講授與現代探究結合,課堂教學評價兼顧應試需求與發展需要。
周校長說,這也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踐行,學生既學到知識,也知道運用知識。
校園是一個天然氧吧
學校之所以叫“東”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學校位于紫金山東麓,另一個是取“紫氣東來”的祥瑞之意。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紫東學校。校園很大,除了寬敞嶄新的教室和學生公寓,還有一個草坪足球場。在教室與操場之間,還有一片小果園,梨樹上掛滿咖啡色的梨子,石榴樹上果實開始變紅,掛在走廊邊上的葡萄還是青的。學校黃老師介紹,這些果子全是天然綠色產品,可受歡迎了。校園里綠樹成陰,青草蔥蔥,空氣清新,聽不到汽車的喇叭聲和人群的嘈雜聲,像一個幽靜的花園。
初二(1)班的張東枝說:“校園是一個天然的綠色氧吧,抬頭就可以望見郁郁蔥蔥的紫金山,不管學習和生活上遇到什么煩心事,只要在校園里走走,做幾個深呼吸,心情就會好起來。”
記者 陶羅生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