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作品參加全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作品展
參加“418青年人才創業大賽”決賽暨眾創空間青年創業大賽獲多項獎勵
近年來,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創新驅動創業、以創業引領創新”,探索形成“1335”創新創業育人模式。其中,“1”,是形成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育成的工作導向;“3”,是確立創新為基、創業為媒、素質為先的三個基本取向;另一個“3”,是注重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大雙創教育價值追求;“5”,是指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相融合,與提升技術技能教育質量相融合,與社團活動和實踐教學相融合,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和傳承相融合,與職業精神和理想教育相融合的五條主要路徑。學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突出產教學研創相結合,彰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特色,取得顯著成效。
---------------------------------------------------
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工作機制
為加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學院成立由書記、院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院長任副組長,教務處(招生就業辦)、學生工作部、團委、財務處、人事處、思政部、科研處等部門主要領導和各系(部)負責人為成員的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全院創新創業工作。同時,成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支持和創新創業賽事等三個工作組,形成合力,共促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育成。
學院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制定了《大學生創業基金管理辦法》《金山創業基地管理辦法》《學生創業園區管理辦法》,明確了入駐條件、入駐程序、評審流程、入駐及扶持政策,加強對創業基金和創業基地的管理。修訂了《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對學生參加創業教育、創業競賽、創業實踐活動等創業實踐類考核合格或成果突出,均可獲得0.5至3創業學分,并可抵同類課程學分,并規定了學生休學創業的具體舉措。
學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將創新創業教育列為學院開展的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項目,在專業規劃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資源投入供給等方面突顯創新創業重要地位。在新修訂的教師職稱評定辦法中,把教師指導創新創業工作納入教學評價體系。并將服務、支持創新實踐工程開展工作情況,列為相關部門和負責人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促進五個融合 提升育人質效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技術研發相融合,建立創新創業協同育人平臺。學院協同整合院內專業技術研究所,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科研相結合。如,計算機工程系借鑒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實務專題”做法,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專業實踐相結合,開展基于案例教學的實務專題訓練、基于任務的團隊開發和基于企業實景的創業實踐訓練;應用語言系發揮商務英語專業優勢,引入跨境電商企業,成立跨境電商創業實踐區,引導學生開展跨境電商創業實踐。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建立創新創業校內外實踐平臺。學院劃出專門場地,建設了電子商務創業園、視覺傳達創業區、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區、芯片級維修創業區、校園服務業創業區等多個創業實踐基地,面積超過400平方米,有5個學生創業團隊入駐。在金山產學研合作基地開辟了300多平方米場所作為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基地內學院投入了300多萬元設備無償提供給學生創業使用,為創業學生解決了缺乏場地和設備的難題,還安排教師作為他們的技術顧問,開展技術幫扶,目前有1個團隊注冊成立了“精銳三合機械有限公司”,年生產訂單產品達200多萬元。此外,學院平潭新校區業已建成的學生創業中心,建筑面積達3500平方米。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改革相結合,推進融入式課程體系建設。學院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課程列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了《就業與創業指導》(1門、2學分)、《就業與創業能力素質培養》(2門、4學分)。強化師資培訓推進課程實施,與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舉辦高校教師就業創業TTT認證培訓,有33名教師參加了進修培訓,提高了教師隊伍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和素質。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營造高職特色創新創業氛圍。作為提升職校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工作,學院組織開展了富有濃厚專業特色的“百項技能大賽”,已成功舉辦13屆,近5萬人次學生參加。2016年,結合“互聯網+”創業大賽,各系積極推薦“專業+”或“互聯網+”的學生創業孵化項目申報入駐學院創業孵化園,活動期間,還組織開展創業事跡感召宣講,大力宣傳學生的創業事跡。近年來,學院還積極邀請優秀創業校友典型返校舉辦十余場相關交流會、先進報告會,與有志創業的學生交流,鼓舞學生創業熱情。
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技術技能提升相融合,強化學生創業實踐素質育成。學院加強校內專業性創新創業項目孵化扶持和指導,支持校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電子工程系“小腳丫”和機電工程系“精銳三合”兩個創業團隊在校內進行創業實踐,青年創業合伙人從技能競技場上敢于亮劍的“劍客”,成為在生意商戰場上敢于闖蕩的“創客”,用技能創業闖出新天地,不僅實現了高職院校“校中廠”的新模式,還開創了從“師生師徒制”到“同儕師徒制”的師徒制模式。
成績多點開花 “雙創”方興未艾
隨著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創新創業育人工作成效在各方面得到顯現。學院與福州市科技局合作共建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金山產學研基地,2016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到現場調研,對該創業模式和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去年,學院當選了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機電工程系主任徐寧入選2016年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創業導師。2016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有4個項目獲省賽預選資格,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名額數排名第一。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挑戰杯”創新創效創業大賽,學院有兩組創業作品獲三等獎。全國高職院校校長聯席會2016年年會期間舉辦的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學院有兩個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參展并獲得優秀成果獎。
學生創新創業形成了良好的帶動示范效應,2015年以來的各屆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比例均達2.5%左右,僅2016年就有51名同學成功創業。此外,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得到社會高度認可,2016年12月被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組委會評為“2016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
下一步,學院將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追加創新創業工作經費50萬元,總工作經費達100萬元,并通過學校撥款和合作企業、成功校友及其他社會力量捐贈等渠道,設立5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用于扶持市場前景好、專業性強的創業項目。2018年將新增3門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形成專業課、選修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