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軍中,從90后到00后,連未成年人都已經出來創業了。創業在年輕人中成了大趨勢嗎?他們應該創業還是繼續學習?創業是責任還是成長經驗?年輕人,你為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別人家的孩子”在十年前還只會讓你想起“學霸、乖巧、懂事”的小孩,在這幾年,這個曾讓無數中國孩子羨慕嫉妒恨,常被父母掛在嘴邊的小孩,已經有了新的標簽:創業、掙錢、數百上千萬風投……面對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你家的孩子大概不會太難過,而普通家長,大概會更心塞——一個孩子都會創業拉風投掙大錢了,大人們,還在眼巴巴看那點兒工資。
在這個研究生賣肉夾饃也算是創業的時代,00后90后創業,難道也要湊堆兒開淘寶店做代購來創業?什么才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或許更值得想要加入創業大軍的你細細思量。
00后創業:出了idea,大人來實現
某天,剛上初一的小外甥女琳琳來家里玩,看到電腦里正在播15歲廣州女孩喻言參加某創業真人秀的視頻,她說,“小姨,我們班上同學都知道她。”筆者有意試探她的反應,便問琳琳,“你們想像她這樣嗎?創業開公司,有人投資100多萬。”琳琳的回答出人意料,原想不外乎兩個答案:一是喜歡這樣,很棒很有想法很自我;二是不喜歡,出風頭討厭。琳琳卻說:“她挺有想法的,而且她爸爸也很支持她,有一個大人來幫助她現實夢想。但是我知道管理一個公司是很難的(編者按:琳琳爸開公司看來對孩子有影響),一個初中生怎么去管理公司和這么多比自己年紀大的人?還是要靠她爸爸,不能自己去做的事情,怎么叫自己創業呢?我覺得如果是我,有這樣的夢想,爸爸可以幫我一起實現,很棒!但是我會繼續讀書,考大學的時候如果還堅持這樣的理想,我會選擇相關的專業,最好的情況就是爸爸一直幫我,我也在不斷努力學習!”
琳琳的話讓人吃驚,這哪里是一個12歲孩子能說出來的話!現在的00后果然不容小覷。
近兩年,00后創業尚處少數案例,除了上述15歲女孩喻言,還有年齡更小的孩子:2005年出生的Alan與他的合伙人,比他小兩歲的弟弟Brain。這兩個小創業者做的是一款針對00后的社交應用H3Y!,于2015年12月上線,現在已經更新到2.8.1版本。對于這個產品,按照Alan的說法,這款應用的產生是因為“微博、微信、貼吧這些都是叔叔阿姨愛用的東西,我們是沒有辦法才用的,因為只能找到這些。”而“H3Y!”這個應用的名字其實來源于英文“Hey”,3是E的變體,象征與眾不同,加上“!”則是表達一種強烈的態度。
筆者“冒充”00后也下載了該應用進行體驗,這款社交應用,看上去像是一個聊天+興趣圈子論壇+交友的集合體,那個最受歡迎的“蟲洞”,用專業人士的話來說是以瀑布流形式發布的一批基于興趣類的專題,類似于微信的朋友圈。
看上去用戶的活躍度不算高,或許是有什么神秘之處筆者這個大人沒有發現吧。
與喻言的諾亞大陸主要靠父親來實現技術不同的是,H3Y!的完成度很高,而且這個應用的第一個技術人員也是一個少年,Alan在硅谷的朋友,17歲的程序員Kyle。目前這個團隊中除了Alan兩兄弟都是90后,一個真正年輕的團隊。
有互聯網專家表示,盡管這樣的產品創新度并不高,但是,對于這些少年少女們而言,低門檻的社交應用是一個機會。至于基于微信的網購平臺諾亞大陸,就目前的完成度來看,仍是一款開發中的產品。
90后:年輕可以犯錯,但不是沒責任的借口
當我們探討00后為什么會創業時,會想到這些當代的“別人家的孩子”可真會玩兒,自己家的孩子還沉迷在做粉絲迷妹與打游戲(當然,電競行業也出人才)的時候,這些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雛形,就算創業是他們人生當中的一個“游戲”,這樣的游戲也顯得格外不同。
不過,我們都知道,創業是一條充滿了艱辛的道路,僅靠熱情與想法遠遠不夠,理智看待00后的這一聲聲“初啼”,值得鼓勵與支持,亦不必過分渲染,畢竟他們的未來還這么長,充滿了無數的未確定因素。
相對而言,90后們的創業更值得關注。
盡管有95后創業少女王凱歆的“神奇百貨”失敗案例,大多數90后的努力依舊值得肯定。然而,過度以年齡來做標簽,或者也是大眾對年輕創業者的一種不負責任的“吃瓜心態”,在這些創業案例上,我們也能夠看到“年輕,你們不懂”正變成一種對企業不負責任的推諉。
在2016年的年末,真格基金創始合伙人徐小平對媒體做了一個年終總結,并首度回應“王凱歆事件”,徐小平稱,當時看中王凱歆是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了,有創業者的基因。“事后朱波(編者按:神奇百貨的天使投資人之一)急瘋了,他來請求我勸王凱歆,不要跟公關總監鬧翻,影響自己和公司的聲譽。我跟王凱歆見了一面,這些事你們都不知道,王凱歆給我的回復是 我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
這個1998年出生的女孩,自從被輿論捧上神壇創辦了神奇百貨之后不久便風波不斷,2016年7月由其公司員工爆料疑似倒閉;10月又有員工爆料稱公司管理混亂、拖欠工資等等。對此,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表示,從目前披露信息來看,“可能是小孩子不太成熟的表現”。他表示,不得不承認,王凱歆的創業經歷超越了同齡人,即使認同王凱歆的經歷已超越同齡人,但黃淵普并不贊同將其立為典型,“從身邊一些例子來看,未完成學業或者剛完成學業的人出來創業是很不靠譜的。”他解釋,創業需要長時間的沉淀,而大多年輕人眼界和閱歷沒有積累,有些人創業不過是賣個書或幫人請家教,很難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