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反常
優秀男生寫完作業就撕
上初三的小偉家是外地的,為了讓他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將他轉到長春一所重點初中。小偉學習一向很好,而且是班級的班長,無論是組織活動、人際關系還是學習,他都處理得很好,同學和老師對他都很認可。然而今年一開學,小偉突然變得不愛去學校,而且每次做作業時,他總是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寫完就撕掉,一次次地重復,有時候一個本子一夜間全都撕沒了,而且小偉變得不愛說話,這讓父母有些擔心。面對父母的詢問和關心,小偉只是說沒什么事,隨后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
無助的父母帶著小偉來到了長春市心理醫院求助,經過心理專家與小偉溝通后證實,小偉患的是心理疾病——情緒障礙,屬于上學恐懼癥,具體表現是強迫行為。
升學壓力
擔心成績讓父母失望
長春市心理醫院心理醫師鐘沿風說,近年來,“上學恐懼癥”已經不是一個新詞了,可以說是學生心理最可怕的殺手。鐘沿風說,通過臨床發現,患上上學恐懼癥的孩子主要表現是害怕上學,有的孩子甚至完全拒絕上學,一旦父母強迫孩子,孩子就會產生焦慮、抑郁、躁狂等情緒,同時會出現嘔吐、發燒、肚子疼等癥狀,家長帶著孩子去求醫卻檢查不出癥結所在,但此情況會在孩子不去上學后自愈。
小偉的異常表現是一種強迫行為。鐘沿風說,通過與小偉交流后發現小偉是一個一直被光環照耀的孩子,他始終追求完美。即將面臨的中考讓小偉心理產生壓力,他擔心自己無法取得父母和老師所期望的成績。“其實過度追求完美的人很容易出現抑郁情緒,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鐘沿風說,上學恐懼癥主要集中在準備面臨中考和高考的學生身上。剛剛適應了之前的老師和同學,卻又要接受全新的環境,他們在心理上本身就會有些抵觸。
家長注意
別以為孩子在無病呻吟
很多學生在學校發生一些打擊后也會出現恐懼上學的心理。“老師在孩子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很多孩子都很崇拜自己的老師,所以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比如平時很少被老師批評,一旦遭到老師嚴厲批評,很可能陷入到非常無助的情緒中,就會不愛去上學。”
鐘沿風說,從近年來臨床上看,“上學恐懼癥”更多是出現在學習好的學生身上。他們平時經常被光環圍繞,一點的打擊就會讓他們無法接受。“很多孩子一提到上學就渾身不舒服,或是情緒反常,而很多家長也會認為孩子是在無病呻吟或是裝病。”鐘沿風說,其實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心理導致了孩子病情的加重。
專家提醒
上學恐懼癥應及時治療
上學恐懼癥雖然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絕對不能忽視,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的話,還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和學習障礙。鐘沿風說,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異常行為。家長要給予孩子信任和尊重,同時,老師也要多觀察孩子的異常行為,一旦發現他們情緒出現異常決不能忽視。
鐘沿風說,一般癥狀輕的孩子經過專家的輔導三五天就能消除這種心理,一旦情況嚴重,孩子則很容易出現躁狂和抑郁情緒。“‘上學恐懼癥’預防是很重要的,家長要多注意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對膽小、細心的孩子,家長和老師要求不要太過嚴格。對于患上‘上學恐懼癥’的孩子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鐘沿風提醒說。
焦慮自評量表
關于焦慮癥狀的臨床分級,除參考量表總分值外,主要還應根據來訪者的癥狀表現,量表總分值只能作為一項參考指標,而非絕對標準。
(1)我覺得比平常容易緊張和著急。
(2)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害怕。
(3)我容易心里煩亂或覺得驚恐。
(4)我覺得我可能要發瘋。
(5)*我覺得一切都很好,也不會發生什么不幸。
(6)我手腳發抖打顫。
(7)我因為頭痛,頸痛和背痛而苦惱。
(8)我感覺容易衰弱和疲乏。
(9)*我覺得心平氣和,并且容易安靜坐著。
(10)我覺得心跳很快。
(11)我因為一陣陣頭暈而苦惱。
(12)我有暈倒發作或覺得要暈倒似的。
(13)*我呼氣吸氣都感到很容易。
(14)我手麻木和刺痛。
(15)我因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惱。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溫暖的。
(18)我臉紅發熱。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20)我做噩夢。
■評分方法:
此表采用4級評分,主要評定癥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表示有時有:“3”表示大部分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20個條目中有l5項是用負性詞陳述的,按上述l~4順序評分。其余5項(第5,9,13,17,19)注*號者,是用正性詞陳述的,按4~1順序反向計分。
結果:此表的主要統計指標為總分。在由自評者評定結束后,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分。
按照中國常摸結果,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