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電(記者杜鵑)廣東省教育廳28日下發通知,要求在汶川大地震后加強對中小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廣東省教育廳要求,各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要組織當地中小學心理老師,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與行為變化情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研究應對方法,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也發出倡議書,建議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干預工作通過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的兩種形式來進行。
個別輔導主要針對有明顯恐懼情緒的學生,提供安撫、支持和積極引導;團體輔導可以針對一組比較恐懼、害怕的學生來開展,也可以進行全班的心理輔導。兩種形式輔導的任務一致,即提供安全的環境、引導學生表達和宣泄他們的情緒,同時鼓勵他們正視災難、正視死亡,樹立災難面前我們能有所為的信念,增強信心和控制感,減少和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
倡議還提醒說,個別輔導時,老師的接納態度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指責學生的軟弱或簡單要求他們堅強。要承認害怕是正常的反應,恐懼也是可以理解的,并盡量鼓勵和引導他們把害怕、恐懼、無助和絕望等情緒表達出來。
倡議建議說,團體輔導的主題可以是“災難、生命與堅強”。心理干預人員可以從國家、政府、親友、有愛心的人和自我的堅強等幾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明白:失去是痛苦的,但失去并不意味著絕望,然后帶領學生討論生命的意義,引導學生學會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