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師范大學坐落在武漢江城南湖之濱桂子山上,校園風景秀麗,處處都有景點,讓人流連忘返。下面是入選《華大名片——華中師范大學簡明讀本》的12個標志性校園景點,請你投票選出最美的一個。
校訓石
名片解讀:校訓石位于桂北路分叉口處,上面刻有“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的校訓,是畢業生拍畢業照的重要背景之一。步入華師校園,漫步在梧桐大道上,坐落在三岔路口的,刻有華師校訓的石雕最先映入眼簾。“求實創新,立德樹人”,這是一代代華師人永世的銘記。入校的時候面對校訓石,抬頭見山,腳下是路,校訓石是大學生活的起點;畢業的時候與校訓石告別,回頭望望桂子山,念茲在茲,向前看看人生路,愈加寬敞。校訓石,又是新的征程的開端。
桂中路
名片解讀:華中師范大學從東至西的校園主干道,也是風景最美的一條大道。桂中路西端是牡丹園,中間有一號樓、二號樓、老圖書館、惲代英廣場、博雅廣場等建筑和景點,東止于桂苑賓館。桂中路被譽為華師人的人文路、精神路、奮斗路。桂子山的桂中路當屬是是華師的桂華之魄、美景之魁、人文之魂。2011年11月,桂中路入選“江城最美街景”50強,一度被贊為武漢三鎮不可不看的街景。作為我校主干道的桂中路也是桂子山的文化長廊。古色古香的文院歷院大樓、杰出校友惲代英雕像、美麗的噴泉廣場、書香四溢的老圖書館、紅色的行政樓等標志性建筑物也分立兩旁。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梧桐樹與學校標志性建筑的配搭,讓桂中路充滿濃郁的華師色彩與人文氣息。帶領華師師生們領略一年四季的變幻。
惲代英廣場
名片解讀:又名噴泉廣場,位于校園中心地帶,有惲代英漢白玉塑像和噴泉。惲代英廣場采用 “方形雕塑”和“圓形噴泉” 的設計,體現的是傳統文化韻味。這里也是每年舉辦菊花展和菊花筆會的地方。惲代英廣場漢白玉塑像惲代英左手托書,右手自然下垂,深邃的目光總能帶給行人深思的力量,周圍總是有鮮花以及鮮花一樣燦然而堅定的笑臉。
博雅廣場
名片解讀:位于9號樓前,以草坪為主,有章開沅先生題寫的“博雅”石雕作為標志。博雅廣場,線條清晰,視野開闊,與周圍環境相映襯,彰顯的是華師“博雅”精神。這里是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最佳場所,也是綽綽有名的“英語角”所在地。暖暖的陽光灑在青青草坪上,草坪上神情愉悅的人們或漫步著,或靜靜躺著,或三兩個圍坐著,這場景是博雅廣場不可忽視的一道風景。
杜鵑廣場
名片解讀:位于梅園東側,面積不大,但環境優美,四周是綠樹環繞,是學子晨讀的好地方。2013年,校友光未然的銅像豎立在廣場上,增加了杜鵑廣場的文化底蘊。杜鵑廣場面積不大,主要是由一個小山坡和小花園構成。小山坡上綠樹茂密,林子中間鋪滿了石子路,并修建有用于學習休息的石桌、石凳,時隱時現,安靜而清新;小山坡下是平坦的小花園,中間有花壇,種有鐵樹、杜鵑花等花草。因為環境優美,較為安靜,不少學子常在杜鵑廣場晨讀和學習。
露天電影場
沿著惲代英廣場向下走,穿過桂花長廊就是露天電影場。露天電影場依山勢而建,緊鄰音樂學院,四周參天大樹環抱,一排排的青磚座位,看上去很有年代感。華中師范大學露天電影場在武漢高校圈可以說是一個不老的傳奇!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已經連續放映60多個年頭,直到現在每周五晚仍準時上映各種經典影片。除了看電影,各種全校性大型活動幾乎都在電影場舉辦,比如新生開學典禮、迎新晚會、畢業典禮、畢業晚會、愛心之歌校園演唱會等。因此,露天電影場成為一代又一代華師學子的深刻記憶。
樟樹林
名片解讀:又名東區小樹林,有樟樹150多棵,是華中師范大學最熱鬧的地方。學生的各種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辦,每年的畢業生跳蚤市場也設在這里。
名片故事:東區小樹林坐落在我校學子食堂、超市對面,廣大師生喜歡稱樟樹林為東區小樹林,150余棵大樟樹見證了華師的成長,也聚集著一批批學生的歡聲笑語,因為東區小樹林是學校最熱鬧的地方,學生組織活動,必然會在東區小樹林宣傳;學校開展各類活動,必然會在東區小樹林掛展板……久而久之,東區小樹林就像信息集散中心,在那兒待上一會兒,便知道學校和各學院最近的活動信息。因此,一到上午、下午下課的時間點,東區小樹林總是熱鬧非凡,感受到它的活力與熱情。
梅園
名片解讀:梅園位于7號樓南側,有一百多棵大梅花樹,園內有“梅園”、“綠魂”、“杏壇飄香”石雕。每年冬季,梅花怒放,吸引游人。梅花怒放時節是梅園最熱鬧的時候,梅園中的梅花競相爭艷,在雪景或陽光的陪襯下,傲然挺立,生氣勃勃,一陣暖風吹過,嬌嫩的梅花搖曳著,清雅香味襲入鼻間,三兩群的人們觀賞著梅花,嬉戲著,與梅花合影留戀,還有不少攝影愛好者為梅花拍“藝術照”,讓桂子山的師生和不少校外游客流連忘返。
玉蘭園
名片解讀:位于惲代英廣場南側,東面是桂花長廊,西面是西區老宿舍,南面是雜樹林。園內玉蘭樹150棵,高二三丈,是一片很有氣勢的玉蘭林。另外還有白玉蘭、紫玉蘭、荷花玉蘭點綴其中。園內有章開沅題寫的“笛簫亭”。桂子山的玉蘭花,是屬于華師學子的一片小清新。云蘭園位于桂花長廊旁,150余棵玉蘭在西區老建筑的映襯下清新典雅。
桃李源
名片解讀:位于桂北路南段東側,面積三畝多,有碧桃200多棵,中間夾雜李樹6棵。園西南角有“桃李源”石雕。春天三月花開,紅彤彤一片,如火如荼。桃李源預示著莘莘學子從這里孕育成才源源不斷走向社會。桃李,在華師更有深意。春季的桃李開放,不僅有桃李滿園的盛景,更以“源”字闡明了作為師范院校的華師 “教師搖籃育桃李”的特色。這可能是每個人走進華師會最先看到的園林景觀。三四月份正是桃花開得最盛的時節,“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每逢花開,紅艷艷的桃花爭相斗艷。為了避免顏色的單一,240株紫葉碧桃加上穿插在紅桃間的20株李樹,構成桃李源。20歲稱桃李年華,廣大的華師學子澡最美的年華遇見華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華師的氣質和精神已慢慢滲進莘莘學子的靈魂深處。
牡丹園
名片解讀:位于桂中路西端,面積四畝許。園中鋪青色瓷磚觀花道,園內遍植牡丹3000多株。園東坡上有一方亭,上刻“牡丹園”。每年三四月牡丹花開之際,游人熙熙攘攘,熱鬧的牡丹筆會也會在這里舉辦。牡丹園建于2006年,牡丹有上千株,包括來自日本的太陽、花王、芳紀等珍貴紅色牡丹,新國色、紫云殿、島乃藤等珍貴紫色牡丹,來自美國的海黃、法國的金閣等黃色牡丹,F在我校牡丹品種已多達59個,在湖北高校中首屈一指。如今前前后后已經更換、補種過幾波牡丹。牡丹園旁有古樸典雅的四角亭——牡丹亭,仿佛使人置身于牡丹花城洛陽。
桂花長廊
名片解讀:華中師范大學校園內的一條道路,因對植的桂花樹樹冠對接成廊而得名。桂花長廊起自噴泉廣場,終至露天電影場。路寬五米,路長一百四十米,一邊種植大桂花樹三十八株,另一邊種植大桂花樹三十九株。樹高八米,一本數干,其徑近三十厘米,分干十五至二十厘米,冠幅五米余;鄰冠相錯,對冠拱合,拱空四米余,構成一條嚴密的“桂花長廊”。這里成為華師校園一個標志性景點,畢業學子拍照的一個必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