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或許有600所大學的歷史超過了西安歐亞學院,但作為一家倡導應用型教育的本科大學,西安歐亞學院卻是改革創新的引領者和先鋒。我們更懂得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和當今市場經濟最新鮮的變革,并且能夠前瞻性地把握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注重培養學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具有多元化興趣并適應多元文化、做合格公民、具備終身職業能力。
西安歐亞學院坐落于西安這座文化名城的文教中心。這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多科性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創建于1995年。學院多種學科協調發展,為學生提供4年制本科教育和3年制高等職業教育。20,000余名在校生在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金融與貿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理工學院和國際學院這9個二級學院40余個專業領域中根據自己的特長有選擇地完成大學學業。
學院堅持“學生滿意、員工信賴、同行尊重、社會認可、政府放心”的辦學方針,秉承“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的使命,經過15年潛心磨練,多項專業被評為省級優秀教改試點專業,參加全國大學生各類競賽獲獎數在同類院校中遙遙領先,在升本和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受到專家最好的評價,先后為社會輸送了4萬余名優秀畢業生。
◆ 師資團隊
學院打破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傳統做法,從外部引進具有非傳統的教育理念和非常高的行業水準鑒賞力的知名行業人士加盟學院。對此,藝術設計學院先行一步,已經引進陳紹華等業內名流作為客座教授。此外,新東方研究院院長徐小平,高校信息數據庫專家麥可思總裁王伯慶,《頭腦風暴》節目主持人零點集團總裁袁岳,教育問題專家熊丙奇等,也都在過去兩年間先后被聘為歐亞學院客座教授。
◆ 硬件設施
占地1000余畝的歐亞校園,建設錯落有致,中西文化和諧輝映。學院投入資金逾2億元,建有衛星數字傳輸、多媒體教學網絡、BB(BlackBoard)教學系統、校園網等現代化教學服務體系及各類專業實驗、實訓室,為學生的未來職業能力鍛造提供可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數字化圖書館被譽為“西安地標建筑”,館藏紙質圖書115萬冊、電子圖書7618GB。現代化多功能體育館和綠色生態塑膠體育場,集訓練、健身、文藝匯演為一體,為熱愛運動的學生提供更加舒適的活動場所。
◆ 國際交流與合作
為了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融入更多國際化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具備國際水準的職業競爭力,西安歐亞學院引入先進的教育模式和國際化的教學資源,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際知名院校都保持友好的對外交流與合作辦學關系。在歐亞,許多學生都能用英語、法語和外教進行良好的語言溝通,也有部分同學通過申請得到了國際交流、帶薪實習等出國的機會。正在進行中的項目有:美國、加拿大留學項目;國際互惠生項目;大學生赴美帶薪實習項目;加拿大劍智大學合作交流項目;與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合作的ACCA課程、專升本、本升碩項目;大學生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暑期夏令營;與法國勒阿佛爾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合作項目;與法國巴黎高等美院合作項目;與庫克大學、托馬斯大學校際交流項目。
◆ 學生團體及活動
在大學里,學生會參與到許多豐富的校園活動之中。參與這些活動對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團隊意識、提高管理能力有很大的促進。學院鼓勵和資助各種學生社團的創造性發展,現有除學生會、學生團委外各種豐富的社團及志愿者組織33個,涉及體育、藝術、學術、社會實踐、生活常識等多個領域。參與其中的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自身外在能力及素質,而且還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課堂以外的知識,結交校內外新朋友,更加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而且學院堅持在學生骨干中發展黨員,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的活力,壯大了黨員隊伍,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目前在校學生黨員數為1489人,占學生總數的7.5%。優秀學生通過遞交入黨申請書并通過考察、培訓、審核等環節,就有機會加入中國共產黨。
◆ 學生獲獎和獎學金政策
在歐亞學院,學生的成長與成功是最被關注的事情。從2001年開始,西安歐亞學院就將自己拉入社會進行同級競比,歐亞學子在國家和省部級的權威賽事中屢屢獲獎。僅2009年全年,共組織學生參加15次省、部級專業科技類競賽,3次體育類競賽,7次文藝類比賽,共獲25個獎項,累計190人次獲獎。與2008年相比,個人獲國家級獎項總數增加了48個、獲省級獎項增加了4個,獲獎總人數增加了38人次,獲獎數量和質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在同類院校中走在了前列。
學院和政府每年花費超過1,000萬元用于對學生的各種獎勵和資助,優秀的大學生和貧困生均有機會通過申請獲得。根據申請項目不同,獎金在1500—8000元不等。其中,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學生在各類賽事上獲得榮譽,也可以獲得不同金額的獎勵。
◆ 實習就業
西安歐亞學院不僅關注學生就業,更關注每個個體長期的職業發展。學院每年花100余萬元用于學生就業工作,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列為每位學生的必修課。每年舉辦各類校園招聘會8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和畢業生人數比為3:1。
為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有更多的機會與未來就業崗位接觸,學院加強與企業合作,在校外建立66個穩定的專業實訓基地,確保每個專業大類至少有1個校內或校外實訓基地,滿足學生外出實習實訓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辦學多年來,歐亞累積向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4萬余人,其中60%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就業,20%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就業。這些學生中,進入外資企業的學生占12%,進入政府、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有22%。平均薪資待遇高于全國同類高職院校13個百分點。在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平均薪資增長比例等各項就業質量指標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