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這就是成見,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板對人對事總抱有一種固定不變的看法。別人遲到,他不聲不響,而你遲到了,他就瞪眼。成見是思想認識上的一種偏見,是思維定勢的一種表現。如果老板對你有成見,你應該如何面對呢?
捫心自問找原因
成見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也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對人有成見,往往也不是對各個方面都看不慣,通常只是一個方面,或在能力上,或在工作態度上,或在生活作風上等。一旦發覺老板對你有成見,首先你就要捫心自問:那到底是什么成見?他為什么會有成見?然后再考慮相應的對策。如果那種成見對你無關緊要,也就不要放在心里,即使對你有較大的影響,也不要煩惱和急躁。
老板對你有成見是不對的,但有成見不能全怪別人,恐怕與自己的某些言行也有關系,特別與老板最初的接觸中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密切相關。如果自己確實也有責任,那么,要消除老板的成見,就要先從克服自己的不足入手。
緘口不語勿張揚
老板到底對自己有沒有成見,這是一個很難說清的問題,只能憑感覺,要拿出證據來比較困難。即使你認為是證據,別人也會覺得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是你自己的神經過于敏感。
因此,你發覺老板對你有成見后,不要聲張。本來,老板對你有成見,只是你個人的感覺,別人不一定知道,如果你一張揚,別人就都知道了,有些人說不定還會幸災樂禍呢。你到處張揚,一旦老板知道,他自然惱火,很有可能成見更深。如果不是特別大的成見,你不妨緘口不語,用沉默對待。時間一長,老板對你的成見說不定就慢慢消除了。
我行我素佯作傻
鄭板橋的“難得糊涂”,如果運用恰當的話,實在是為人處世方面的一個重要策略。有些人處境尷尬,與老板相處不融洽,并不是水平不高和能力不強,而是自己太聰明、太清楚,什么事都明明白白,“聰明反被聰明誤”。
老板對你有成見,如果不會對你的前途有多大影響,或者只是輕微的,那就不妨我行我素。你當作不知道,當作沒成見,以前怎樣現在依然怎樣,愛下棋就繼續下棋,愛開玩笑就照樣開開玩笑,不喜歡討好巴結就不要去奉承迎合。有些事情,你不在意,人家也就無所謂;你越是在意,人家也就真把它當作一回事。
關鍵時候顯本色
成見的形成有一個過程,要讓老板拋掉成見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也不是說無計可施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適當的機遇,在關鍵時刻露一手,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讓大家和老板刮目相看,從而明白你到底是怎么樣一個人。比如老板一直以為你做事不夠盡心,馬虎粗糙,紕漏較多,原因是你一開始時做過一件不夠細心的事。
現在,有一樁比較復雜的清理資料工作要你做。這是一堆很多很雜的資料,且多年沒人管了,里面全是灰塵和蛛網,清理起來頗費時間和精力。為了消除老板對你的成見,你必須花大力氣,用十分認真的態度來清理,爭取做得井井有條。如果你認為反正老板對你有成見,你再做得好也是白搭,索性就應付搪塞,那就永遠也不可能消除成見。
悄無聲息走為上
你發覺老板確實對你有成見,而且根深蒂固,一時又不可能改變。這種成見,如果影響了你的事業發展,制約著你的前途,你可以考慮離開,到別處去發展。
在準備離開時,不要抱怨,不要聲張,不要到處說因為老板的成見所以才決定離開的,更不要和老板大吵一場后再憤然離去。假如這樣,那是很不理智的,既會在原單位造成不好的影響,以后到新單位也不利。弄得不好,還會使你陷入既走不脫又留不下的僵局。要有一種寬大的胸懷、豁達的氣度,平靜地告訴同事和老板,自己想到別處去試試,面帶微笑地離開和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