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怎么看待教師與教育工作的關系? 鄭立平:我們與教育工作的關系就是“婚姻”的關系。無論是先結婚后戀愛,還是先戀愛后結婚,既然已經結了婚,就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趕緊離,越早越好,免得自己受煎熬,況且現在社會提倡每個人要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二是好好愛,越深越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對方是個丑八怪,可你偏愛那個憨傻樣。 記者:同樣大學畢業的學生到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環境后,不出幾年,有些人就碩果累累,而有的人依然還很不適應。您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差別? 鄭立平:環境有影響,但是,是關鍵因素嗎?絕對不是。關鍵在于各自的發展心態,我們常說的“機遇總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自己是職業生涯的“設計師”,我們的精神狀態決定著我們人生的未來。 記者:您認為教師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 鄭立平:我有8個問題、8句話,對調整我們的精神狀態、調整規劃很有幫助。 第一,你是為學校、為校長而工作,還是為自我、為興趣而工作?(讓工作成為自己喜歡的事情,為興趣而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 第二,你是著眼于當下謀劃自我,還是著眼于未來規劃人生?(讓對未來的期待,引領我們今天的生活!) 第三,在人生旅途上,你是一個純粹的生命“消費者”,還是一個不斷為自己生命增值的人?(教師理應學會為生命“理財”,學會為生命“投資”,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增值!) 第四,你是事事等待領導安排,還是像機敏的獵豹一樣,總是主動出擊,尋找機會?(機會總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所有成功者,都是主動者!所有幸福者,都是主動者!) 第五,你是否善于抓住影響你專業發展的關鍵人物、關鍵事件和關鍵書籍?(人生緊要處,往往就那么幾步。所以,我們必須抓住那些可能對你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人、事,以及給你啟迪和動力的思想。) 第六,遇到困難,你是以抱怨和牢騷來應對,還是以積極的心態去化解?(牢騷滿腹的人做事成功率最低!怨天尤人的人幸福感指數最低!) 第七,你是把工作當做課題來研究,還是把課題當做工作來對待?(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教育教學就是我們的根本。最容易誕生成果的領域,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從事的工作!) 第八,對于心中的目標,你是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還是保持永久的激情?(熱情萌動希望,激情可以點燃夢想,而堅持才能鑄就輝煌!特別是對于教育這個本身就平凡甚至清貧的職業,如果沒有真正的虔誠和癡情,往往很難取得什么成就。) 記者:經常反思這8個問題、8句話,會為自己的工作增添很大的動力。 鄭立平:當老師,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大,也不是跟學生、家長鬧得不愉快。最可怕的是重復,在重復中麻木,看不到希望。老師要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考慮,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永遠使自己活在希望里,知道自己今年要做什么、明年要做什么、兩年以后要做什么,從而用自己的行動來“拯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