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上小學時,好像那會兒在我們學校有一種勞動懲罰。那些最調皮的家伙,若是打了架,或是干了什么讓老師大大生氣的事,放學后不得回家,要留下來掃校園。這種懲罰是最讓人丟臉的。掃地者垂頭喪氣,旁觀者幸災樂禍。
美國的學校不搞勞動懲罰,但是有一種懲罰,看來中國的老師們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出來的。
美國的中小學都沒有午休時間。孩子們早上七八點鐘就到家門外去等校車來接到學校去。在學校一直待到下午三點鐘,再由校車送回家來。學生可以自帶午餐,也可以在學校的食堂里買飯吃。在克瑞莫小學時,由于孩子們都還小,可能是怕孩子午餐時不正經吃東西,一般在下午兩點左右,又給孩子們吃一餐點心。點心則是由家長提供的。每個月,家長都會收到老師列出的一份名單。每天由一名家長負責買點心送到學校去。對于家長來說,這正是表現愛心的好機會,很少有人在這上吝嗇的。于是,孩子們的這頓點心也就異常豐富,奶油餅干、草莓蛋糕、巧克力甜點、水果、冰激凌,應有盡有。
有一天,妻子帶著兒子去超級市場買東西。一進門,礦礦就硬拉著他媽媽往冰凍食品的地方走。到了擺滿五顏六色冰激凌的大冰柜前,他停住了腳步,然后細細地尋找起什么來。忽然,他高興地大叫了起來:“媽媽,我可以要這種popsicle 嗎?”
Popsicle 類似中國的冰棍,有的是用果汁做的,也有的是用色素加調味素做的。
他指的那種冰棍是極普通的一種。礦礦并不喜歡吃冰棍,有時一盒冰棍(12 根)吃上一個月還剩在冰箱里。但這次不同,一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一根一根地吃起來。結果,一口氣吃了3 根。妻子望著我,一臉的納悶,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也覺得這事有點兒蹊蹺,這種冰棍怎么能讓這個挑吃挑喝的兒子如此感興趣?我把兒子拉過來,開始盤問他!澳茏尠职謬L一口冰棍嗎?” 礦礦猶豫了一下,把冰棍往后一縮,“不!你可以自己吃一根嘛! 我逗他說:“這么好吃的冰棍,還是留給兒子吃吧! 礦礦看看我,沒吭聲。看著他津津有味地啃著那冰棍,我說:“這么好吃的冰棍,我們以前怎么不知道呀?你是怎么知道這種冰棍好吃的?” “今天在學校里,杰西的媽媽帶了這種冰棍去,小朋友們都吃了……”說著說著,礦礦的眼圈一紅,“可是我沒得吃!
聽兒子這么一說,我不禁一愣。這怎么可能?哪有這么不公平的老師!在我的一再追問下,礦礦才吞吞吐吐地說出了原因。原來,當天礦礦在上課時同小朋友講話,結果老師給他和參加講話的另外三個小朋友的懲罰就是不給吃午點。據說,最容易使狗發怒的方式,就是讓這條狗看著其他的狗或動物吃東西,而不讓它吃。真不知礦礦是怎么熬過這個懲罰的。看著其他孩子吃東西,而自己不得吃,這種懲罰對一個7 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點兒太殘忍了!
兒子很敏感,看我的表情不太對,他又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那些小朋友故意用冰棍來逗我們,想惹我們生氣。我們就裝出沒看見他們的樣子!闭f完,又補充一句:“我才不在乎呢!
一口氣吃下3 根冰棍,他當然可以說不在乎啦。
幾個星期后,開家長會時我見到礦礦的老師科波爾太太,提及礦礦一口氣吃下3 根冰棍一事。我告訴她,我認為這種懲罰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發展。我同她談起了美國教育的基礎理論所推崇的個性發展,談起了“吃”在弗洛伊德兒童心理學中的重要意義。我最后強調說:“可以考慮其他的懲罰方式,千萬不要在吃上做文章,懲罰孩子。”
科波爾太太一臉的不以為然。她認為,正是因為“吃”能刺痛孩子,在這上面做文章才能對孩子起到刻骨銘心的懲罰和警誡的作用。
以上均摘自《美式校園——素質教育在美國》,更多內容請閱讀《黃全愈教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