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戲曲教育基地授牌

參與者大合影
今天,海淀區教育系統戲劇教育周在北京市八一中學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以戲劇教育為主題,探索德育新途徑、新方法,助力海淀教育夢。在隨后一周的時間內,西頤小學、清華附中、二十中等中小學將圍繞戲劇社團、戲劇課程等內容為全區中小學干部教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獻上多場精彩的展示活動。
據了解,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努力挖掘新時期德育資源,不斷構建具有海淀特色的大德育體系,海淀區在2011年9月成功召開區域性德育工作會議之后,連續舉辦過兩屆德育周校園開放日活動,分別展示了學校德育工作特色、成果以及特色學校文化品牌,為校際交流提高搭建了良好平臺。今年的德育周是連續舉辦的第三屆,以戲劇教育為主題,探索育人新途徑,助力海淀教育夢。
戲劇是人類文化創造的寶貴成果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傳播方式,是一種集德、智、體、美育目標于一體的、綜合有效的教育模式。戲劇教育具有綜合性、多元性特點,海淀區借助戲劇教育這一深厚的文化藝術載體,拓展戲劇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文化解讀能力和藝術綜合運用能力,以期全面提升海淀育人水平。
區委教工委副書記喬鍵代表兩委一室作了主報告,對海淀區教育系統開展戲劇教育的思考、做法、經驗及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對下一階段如何吸引更多的學校參與到戲劇教育中來,在學生中普及戲劇教育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八一中學、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中關村一小分別圍繞整合戲劇課程、話劇社團課程化育人模式、演繹世界經典名劇等主題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分享。八一中學以晨曦話劇社為載體,將戲劇教育理念與育人理念完美結合,劇社主演的紅色劇目《我的西南聯大》曾三次公演均獲成功,讓學生們對國家、民族、責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堅持社團課程化建設,成為話劇團跨越式發展的動力,開設基礎專業課程、選擇正能量劇目、邀請專家指導,這些做法有力提升了學生表演的專業內涵,學校話劇團也已躋身北京市金帆藝術團;中關村一小將京劇、話劇等學生感興趣的劇種引入校園,讓京劇國粹和話劇經典在德育活動中綻放異彩,特別是演繹莎士比亞經典名劇為孩子們搭建了更大更寬廣的舞臺,讓孩子們站在了世界的中央與中外經典戲劇對話。
為進一步挖掘戲劇文化的育人潛力,推廣戲劇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有效模式,八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中關村一小、西頤小學等33所學校被授予“海淀區戲劇教育基地校”。普及戲劇教育需要一批特色學校引領和示范,更需要一批教育理念先進、專業知識精湛的戲劇教育專家和表演藝術家出謀劃策。海淀區教育系統專門成立了海淀區戲劇教育專家顧問團,20余名專家、大腕將帶著海淀區中小學生在戲劇教育的舞臺上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長。
據悉,在開展戲劇教育的過程中,海淀區堅持育人性、普及性、綜合性、適切性和文化性,采取“課題推進、重點實驗”的實施策略,確立了發掘戲劇育人功能、開發戲劇課程、探索戲劇教學法、建設戲劇社團四個研究方向,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關注學生生命品質的提升,體現戲劇德育全人教育理念,促進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整合社會戲劇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第二人生”的實驗場。海淀區堅持不比賽、不評比、不功利,而是以項目為引領,創設發展環境,吸引更多學校參與其中,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服務,讓更多的學生在戲劇教育中幸福地成長。
此次戲劇教育周活動,旨在進一步拓展戲劇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背景下的育人功能,推廣戲劇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有效模式,提高全區中小學生在對藝術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的人文素養。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