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叔叔,您寄來500元生活費已經收到,家里再也不用為我和妹妹上學的事發愁了!”“叔叔,因為您的幫助,我和妹妹又回到了心愛的課堂……”在空軍工程大學“藍色貝雷”愛心助學活動小組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從云南、青海、貴州、陜西等省份大山深處寄來的感謝信。
8年來,“藍色貝雷”累計捐贈13萬余元、衣物2700余件、文具用品2200余件,已幫助近120余名貧困學生重返課堂。這些善款物資大多來自空軍工程大學的學員,甚至有學員將每月的津貼都盡數捐贈。
與普通高校愛心組織不同,“藍色貝雷”實行的是集中化、規模化資助。“一旦有新的資助對象,經宣傳,往往會拉動一個班、一個中隊甚至一個隊的人來共同參與,所以往往能直接資助一個學校。”“藍色貝雷”所在學員隊的教導員辛洪鵬說。
“藍色貝雷”現任的小組負責人羊秋宇說,一旦確定資助對象,他們的捐贈會持續到受資助對象考上大學。同時,有成員畢業了,就讓新一屆的成員頂上,“開了資助的頭就不能中途停止。”在“藍色貝雷”成員眼中,來自山區的貧困兒童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同樣需要溫暖。出于這樣的考慮,“藍色貝雷”小組每年寒暑假基本都會跨越千里,自費前往資助地探望受助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