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獲得了一顆‘師德星’,下個月爭取再添一枚,讓星星之光照耀我的征程。”山東省莘縣實驗高中6月份的“師德之星”、數學教師路勤英對記者說。
該校2012年年初制定了《師德創優每月一星評選方案》,每個月從每個學科教研組中評選一名師德標兵,并進行表彰。年度師德標兵或優秀教師將根據每個人獲得的師德星數量產生。如果發現其在日常工作中有違背師德的言行或在本學年中未能完成教學任務,學校將取消該教師的榮譽稱號。
前些年,該校采取了多種措施,不斷加強師德師風教育,但違背師德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有的教師對“后進生”關愛不夠,把他們的座位排在教室最后,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有的教師卻對“后進生”關愛有加,從不放棄,受到家長和學生的稱贊。一名家長專門制作了錦旗,送到教師辦公室,感謝教師對孩子的關愛。此后,這個辦公室的教師都在“后進生”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這都是示范引領起到的作用。”校長呂丁學認為,“教師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是,一名教師只要一方面突出,樹他為這方面的標兵,就可以送給他一顆星,如‘勤奮星’、‘愛生星’、‘公平星’、‘業務星’、‘責任星’、‘律己星’、‘協作星’、‘安全星’等。”
該校在評選時,先由學科組推薦候選人,讓其任教班級的學生評議,滿意度要在90%以上;全體教師隨后對候選人一個月來的師德表現進行評價,贊成票要在60%以上;學校工會委員會再進行投票,確定“師德之星”人選;最后,在學校公告欄和網站上公示。
“我們評選‘師德之星’,就是為了讓教師嚴格遵守師德規范,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師德表現,促進教職工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全面提高。”呂丁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