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西南交通大學。12組身著正裝的學生在經過幾輪PK之后,終于走上決賽的演講臺,進行終極PK,在嚴苛的評委團面前,大膽地闡釋自己的創業夢想。
這是西南交大第八屆“萌芽杯”大學生創業競賽的決賽現場,這是一群被稱為“創業達人”的大學生。
用競賽激勵創業
在西南交大,“萌芽杯”大學生創業競賽很有影響力,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競賽,頗有幾分“真刀真槍”的味道。
參賽的評委看重的是項目和團隊。項目要有市場需求,要有社會價值,并且有能力達成;而團隊則要求有梯度,要有懂專業、懂管理和懂市場的人員,成員能夠相互支持和激勵,組成一個團結、充滿活力的團隊。
西南交大大學生創業中心的指導老師告訴記者,競賽本身不能成就創業,但競賽有效地提升了大學生參與創業的意識與創業的沖動。在這里,獲獎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們的項目能否讓市場接受,那里才是真正的PK臺。
讓競賽組織方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本次參賽項目中不少項目適合大學生在校期間就開始創業實踐,并且有些項目已經開始盈利,呈現出可喜的市場前景。
“實習僧”公益創業項目已獲得幾萬元的風險投資。該項目負責人是就業與創業協會大一、大二的學生,這些自稱“小僧”的同學們于5月25日策劃組織了西南交大暑期實習招聘會,40余家企業提供了千余實習崗位,吸引了從大一到研二各個年級的同學。
讓創業蔚然成風
在西南交大校園,同學間流傳著一些學長近年來成功創業的典型案例。2009屆畢業生李治斌大一時開始創辦畫室,開辦美術培訓班,自創了一套“速成教學法”,目前已把幾十名學員送進大學校門。
學長們傳奇又生動的創業故事,不斷地激勵著西南交大學子的創業熱情,也激活了同學們渴望創業的雄心與夢想。
2009級經濟管理學院的陸鳳配同學的創業想法,是將所有商家的會員卡融合為一張卡。大二的暑假,他沒有回家,而是每天走訪商家,早上10點出門,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宿舍,兩個月來天天如此。他感慨地說:“創業重積累,夢想須實踐。”
一些同學一旦有了創新的點子,在創業熱情的驅動下馬上就下海試水。比如進入本屆“萌芽杯”創業大賽決賽的銳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由楊潤、向紅先、唐銀龍三名同學創立的,主營業務為使用模型飛機掛載小型高清攝(錄)像設備,對目標進行航拍。他們的小公司現已開始運營,接到的第一單生意,就是學校黨委宣傳部請他們為學校校園進行航拍。眼下,他們的業務通過騰訊、大成網等開展宣傳,在成都已有些名氣。
“扶上馬,送一程”
很多“創業達人”在創業時都會遇到瓶頸,缺少經驗、缺少資金,常常讓他們感到“壓力山大”。而這時,來自學校和政府部門的支持有如雪中送炭,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立無援。
創業大賽決賽項目組的向紅先同學是機械學院2011級研究生,馬上面臨畢業,他自稱“走到了選擇就業還是自主創業”的十字路口:一邊是父母期待他回家鄉考公務員,一邊是一路走來一起創業的兄弟和自己為之付出過心血的公司。何去何從,頗費思量。這時,學校給了他和團隊非常大的支持。學校科技園幫助銳度公司在金牛區創業園找到了80平方米的免費辦公用房,而公司也找到了婚慶航拍的商機,這讓向紅先下定決心,要走自主創業之路。
很多公司在起步階段可以得到當地政府提供的5萬元無息貸款和5000元鼓勵金。對于一些優秀的項目,西南交大還要“扶上馬,送一程”。2012年就有8家大學生企業入駐學校科技園。科技園利用孵化經驗幫助大學生創業、落實創業幫扶政策,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成都銳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去年11月得到科技園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他們為學生團隊提供了企業孵化的系列服務工作,完成了企業核名、驗資、工商注冊等手續。今年3月,公司正式入駐西南交大科技園,隨著企業發展壯大,科技園將給予技術指導、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后續支持。目前已經有兩家企業獲得一次性創業補貼,一些同學畢業后就可直接進入自己的企業工作。2009年科技園出資100萬元設立種子基金,現在已經擴充為500萬元,主要用于對學生的創業培訓和扶持、對創業競賽的資助等。
為鼓勵學生創業,西南交大還建起了近20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很快就將投入使用,創業園設有產品孵化室、培訓室和產品展示室。屆時,更多有創業夢想的學生團隊將帶著自己的項目在這里孵化,待到孵化成功,這些“創業達人”將在更大的舞臺上秀出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