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五份工作,雖然辛苦,但總算告別了父母一輩子離鄉打工四處奔波的生活!崩顦淙A說。
身穿棕色T恤、中等身材的“老板”李樹華,現年30歲。2005年大學畢業后,他也曾有過在城市打拼的想法,先后在深圳、東莞、寧波等地輾轉工作。不過,他還是很難適應城市的喧嘩和生存壓力,3年后,他決定回家自主創業,開辦農場。
李樹華的老家在江西省蓮花縣湖上鄉西山村,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內陸村莊,村里1000多村民有一半以上在東南沿海打工,留下老人婦女以種水稻為生。在村民的認知里,年輕人只有去大城市打工,才能攢足夠的錢回農村蓋房、結婚生子,而李樹華不這么想。
“在農村也可以有作為,只要有想法,我堅信可以實現理想!彼f。
從2008年創辦至今,李樹華的農場里種植了20畝葡萄,生豬養殖也初具規模,20頭母豬年出欄400頭仔豬左右,年收入至少20萬元。他還計劃建一座沼氣池,將豬糞發酵成為葡萄園的肥料,發展種養結合的立體農業。
“現在大家都關注食品安全,江西有這么好的生態環境,生產綠色農產品肯定有市場!崩顦淙A說。
創業路上,李樹華要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合伙人退伙,解決了土地糾紛,還要日復一日地勞作,但他把這一切當作一個年輕人創業的成本和成長的代價去坦然接受。 “創業沒有不辛苦的,尤其是在農村,必須腳踏實地做事,克服種種困難!彼f。
面對就業壓力,返鄉創業逐漸成為中國青年人的選擇之一。中國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但就業市場并不景氣。
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吳永明說,廣大農村地區急需農業、醫療、衛生、教育方面的人才。對于年輕人來說,在農村創業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基層經驗。
為鼓勵大學畢業生去基層就業,在2013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中,按照中央有關要求,省級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全部招收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同時拿出12%左右的計劃專門用于招收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中央直屬機構市(地)級職位、縣(區)級及以下職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拿出10%左右的計劃專門用于招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李樹華把自己的項目取名為“鄉裕”,期望通過自己的嘗試,帶動當地村民共同創業并走向富裕!盀槭裁春芏啻迕窀辉2黄饋恚褪且驗樗麄兪苁杖牒蛡鹘y觀念的限制,難以接受新事物,不敢大膽嘗試。他們需要有知識、懂科技、靠得住的青年人‘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