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我還不具備創業的條件,但我還年輕,只要有夢想,生活就會有動力和快樂,我會朝著自己的這個夢想一直努力奮斗!
——張啟東
作為新一代的農民工,我們和父輩不同,我們有更多的困惑,也有更大的理想,但我們一樣不怕苦,肯努力,會依靠自己的雙手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陶 璞
有夢想就了不起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家專業的汽車維修店,用我的專業技術實現人生追求。”1992年出生的張啟東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位來自安徽無為縣蜀山鎮新安村的小伙子,目前在合肥市蜀山經濟開發區名車廣場的一家汽車4S店售后服務站工作。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當創業夢正在張啟東心中萌發時,遠在鄭州的“90后”陶璞已經讓自己的創業夢“開花結果”了。從2007年在鄭州新鄭的流動攤點販菜做起,當初一個月收入不足千元的務工人員如今已成長為一個年利潤超過500萬元農業科技公司的領路人。
起點低但目標高
和很多當地農民一樣,張啟東的父母平日里靠養些家畜維持生計,兩個姐姐分別在江蘇的服裝店和浙江的美容院打工。2009年,17歲的張啟東從初中畢業后,到合肥一家汽車專業技術學校學習維修技術,2012年初畢業后到現在的4S店售后服務站上班。
和張啟東一樣,已經創業成功的陶璞起點也很低。2007年,考慮到姐姐讀大學的高額學費和父親養家的艱辛,陶璞放棄了讀大學,開始和父親一起在新鄭的流動攤點販菜掙錢。跟張啟東一樣,陶璞從那時起,就立志要干出一番事業,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吃苦其實是幸福
4S店售后服務站通常有幾個維修班組,每個維修班組都有1名主修,2名副修,加上若干名學員。一般情況下由學員晉升到副修要兩年左右,但張啟東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小伙子很聰明、愛鉆研,凡事都會早早把準備工作做好。”說起自己的愛徒,師傅朱仁寶滿是歡喜。回憶當學員的日子,張啟東說,那些日子很累,壓力也很大,生怕自己的技術不過硬,因此經常上網查資料學習鉆研、向師傅和同事請教。不久前,他順利通過“一級維修師”考試。
比起張啟東的刻苦用功,陶璞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凌晨4點起床去鄭州毛莊進貨,6點前趕回攤點。冬天,陶璞裹著軍大衣,纏著羊毛護膝,騎著三輪車迎著寒風前行,一邊騎車一邊牙打顫。不管再辛苦,每次感覺能幫父親分擔,他都覺得“吃苦其實是幸福的”。兩年的辛苦,讓陶璞的存折上有了5萬元的存款,而在他人生的“存折”上則存下了寶貴的閱歷、視野和見識。
思路決定著出路
“現在物價越來越高了,租店面、買設備、搞裝修、雇員工,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店,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張啟東面露難色,“在很多人看來我的想法不切實際,可我不會放棄,因為我不想干一輩子到頭來還是給別人打工,雖然目前我能力欠缺、時機尚早,但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只要有機會,我會勇敢嘗試。”
“思路決定出路,選擇決定未來。創業,就要敢于為自己指路。”作為過來人的陶璞,對張啟東的遭遇深有感觸。2009年,賣了兩年菜的陶璞決定去超市打工,雖然月收入幾乎減半,但卻讓陶璞見識了超市里的黃瓜越貴卻越搶手的現實和其中的“秘訣”。在超市打工一年后,陶璞又加盟了新鄭綠野養豬專業合作社,而這里給他的事業插上了起飛的翅膀。通過一年的努力,陶璞的社員由開始的幾個人發展到500人,生豬也達到了10萬頭,雖經歷一場疫情,卻最終挺過來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后來在2011年初,陶璞創辦了一養苑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利潤超過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