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年時間,一個出身寒微的赤貧大學生,實現了從負債16萬元到盈利數十萬元的超級“逆襲”。
挺過黑夜,晨曦總會到來。西南大學學生余晨明和他創辦的重慶市小矮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這樣的道理。而今,他的“小矮人”正朝著成長為“小巨人”的方向進發。
因為家貧,高中時余晨明就開始打工,有時他會免費替人干活兒,以掌握如何維持店面運轉的“奧秘”。進入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學習時,余晨明就開始了創業的旅程。除了做過若干個兼職,在大學第一年的春節,他為急于回家的同學聯系包車業務,兩輛車賺了2800元。點點滴滴匯集起來,這個幾乎身無分文的貧苦學子一年成了“萬元戶”。余晨明接著和兩名同學一道在校園搞起了電腦耗材和生活用品的批發業務。小有收益后就開始迅猛擴張,將業務迅速拓展到重慶近70所高校,但大三時,他賠上了所有的積蓄,還留下了16萬元的債務。他從深刻的反思中找到了癥結:自己玩得過大,越過了自己能把控的邊界。
就在余晨明創業遭遇劇烈沉浮時,重慶推出了大力發展小微型企業的戰略性決策,創業者自己出一點、財政補一點、稅收返一點、銀行貸一點,一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措施為大學生創業帶來了春天。大四的余晨明,決定再度從零開始。他在替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發放傳單時,分析其運作模式后認定,為開發商服務這事情“我能比他們做得更好”,他決心在這個新領域開始新的創業。老師將重慶扶助微型企業的重大政策利好消息告訴了正苦于沒有資金的余晨明,他馬上意識到機會來了。獲得政策幫扶的前提是要創辦企業,可資金從哪里來?一位老師向他施出援手,余晨明的“小矮人”注冊成功了,他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注重細節,很快就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贏得了客戶的認可!扒拜叀钡耐惞疽粋月僅做成1單,而初出茅廬的“小矮人”第一個月就做成了8單。
不到兩年時間,余晨明已做成了70多個項目,開設了3個分公司,擁有35名員工,平均每月都有數十萬元營業額。而今,剛大學畢業的余晨明不僅償還了債務,還為自己掙得了同齡人少有的身家。
在余晨明看來,自己創業成功的鑰匙有四:首先,進入自己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創業。其次,從失敗的教訓中認清自己,學會了務實態度,“不要一味想一步到位,首先必須考慮存活”。第三,穩健地拓展自己的事業,不要一根筋,一條路走到黑,“要學會跟自己打太極”。最后,大學生創業要囿于自身能力和經驗,不能好高騖遠,對整個團隊、相關細節都要注重把控。
透視余晨明的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校方和政府的幫助。余晨明創業的大本營位于重慶市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在這里,余晨明獲得了創業起步期最為關鍵的優惠政策,減少了很多運營成本?萍紙@提供的各種政策咨詢服務讓他少走彎路,有針對性的培訓讓他能將精力集中于商業運營,不必羈絆于瑣碎的行政事務之中。
學校的多個部門也從不同側面為余晨明等創業“新生兒”從誕生到學會走路期間獲得最貼心的牽引。團委等部門提供的免費培訓、專項資金、專業講壇,讓“余晨明們”受益匪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創業前有針對性的見習,該校數十個創業見習基地讓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在行動之前,就有機會在真正的大企業中,近距離親身感受管理,積累心得,創業時能少走很多彎路,繳納不必要的“學費”,更呵護了初創者的自信和希望,讓試水的大學生在邁出第一步之前,就擁有了創業的基本技能和經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