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陪太子讀書,也得試一下嘛!”湯寶平咧著嘴直笑。昨天上午,28人參加了“兩江學者”的評選和視頻面試,湯寶平早早就面試完在外休息,與我們聊天時很放松。
“時間很緊,只能撿重要的說”
湯寶平是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王家序是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機電傳動研究所所長。一個39歲,一個56歲,湯稱王為前輩。
他們都是重大教授,報的也同是重大機械設計及理論崗位。
“除了榮譽,這還是一項挑戰。”他倆都說,“兩江學者”光環不小,所以承擔的責任也大,是個挑戰。
湯寶平先面試,出來后與我們的聊天也很輕松。“時間很緊,只能撿重要的說。”湯教授說,5分鐘自述,5分鐘答辯,用10分鐘來展現自己有點緊張。
湯教授告訴我們,也許自己就是陪太子讀書,他們學校還有另一個更歷害的教授(指王家序)也報了這個崗位。“這不重要,評上了就勇往直前,沒評上也知道離頂級學者有差距。”
“誰都想當將軍”
剛和湯寶平聊完,王家序就面試完走出來。問及參選的原因,王教授說,“在這個平臺上能獲得更多資源,就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談到答辯時的感受,他說:“基本情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工作設想……5分鐘說這些內容就是個挑戰。”
昨天并沒有馬上公布結果,王教授也很看得開:“能夠當將軍的是極少數,不想當將軍的又不是好士兵。”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祖勛是工學組組長,他說,這是首期評選,要為以后的評審立個標桿,所以23個崗位不一定能評滿。“沒評上的不能說是水平不夠,我倒覺得是崗位太少。”張院士說,我們也不好選,希望他們再參選后幾期。本報記者 牟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