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近300名中學教師首次體驗了此間的課堂“咖啡屋”。
中新網記者在唐山市豐南區銀豐學校初二英語課堂上看到,每4個學生圍坐一張方桌,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聽說讀寫任務。他們分工或合作,互相提問、討論、爭先恐后地搶答、造句、背誦,老師不時的糾錯、補充,甚至與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辯論。老師將授課穿插其中,授課時間總共不到10分鐘。
該校校長錢洪濤介紹,這是該校自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首次探索實施的“自主學習,有效指導”課堂模式,此次是第一次接受專家、教師的公開檢驗。其主旨是把學習還給學生,讓傳統的課堂變成學生樂于走進的“咖啡屋”,并使其學會傾聽、質疑、包容、欣賞等。
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吳效鋒表示,此課堂模式采用了“六步教學法”,包括情景驅動、觀察傾聽、追問反思等6個環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解放天性、釋放潛能。
英語教師董巧姝說,相比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這種新的模式更注重學生自學,鼓勵展示自我、提出問題。這要求教師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并注重與學生課下溝通、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成長。
在一首英文歌曲中,學生走出課堂、意猶未盡。初二學生孫冉說;“原本很枯燥的課程一下子變得有趣了,我們懂得了團結協作,學到的知識也更扎實了。” (白云水 胡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