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企業眾多,“貌似”的品牌也眾多,但真正有價值的品牌卻是鳳毛麟角,在民營企業內部,更是難以見到系統科學的品牌戰略,盡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企業高呼:“要做某行業第一”,“要打造某行業第一品牌!”,但絕大多數都是“口號化”,這一宏偉目標固然重要,但并不一定代表企業真正會實施第一品牌戰略。而事實上: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的品牌戰略都是缺失的,是不系統不完整的。因為缺少思想,缺少格局和境界,更沒有將品牌戰略提升到企業整體戰略的高度。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與擴散力,就成為發展的動力。企業品牌企業是城市經濟的細胞,企業品牌是帶動城市經濟的動力。品牌建設BrandConstruction是指品牌擁有者對品牌進行的設計、宣傳、維護的行為和努力。品牌建設的利益表達者和主要組織者是品牌擁有者(品牌母體),但參與者包括了品牌的所有接觸點,包括用戶、渠道、合作伙伴、媒體、甚至競爭品牌。 品牌建設包括的內容有品牌資產建設、信息化建設、渠道建設、客戶拓展、媒介管理、品牌搜索力管理、市場活動管理、口碑管理、品牌虛擬體驗管理。知名品牌營銷專家譚小芳表示,企業品牌的建設,首先要以誠信為先,沒有誠信的企業,“品牌”就無從談起。其次,企業品牌的建設,要以誠信為基礎,產品質量和產品特色為核心,才能培育消費者的信譽認知度,企業的產品才有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品牌建設包括了品牌定位、品牌規劃、品牌形象、品牌擴張等等。首先,譚小芳認為,品牌建設有如下幾點意義:1、增加企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不僅能使團隊成員產生自豪感,增強員工對企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使之愿意留在這個企業里,還有利于提高員工素質,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使全體員工以主人翁的態度工作,產生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思想,使員工關注企業發展,為提升企業競爭力而奮斗。2、增強企業的吸引力與輻射力,有利于企業美譽度與知名度的提高。譚小芳老師認為,好的企業品牌使外界人羨慕、向往,不僅使投資環境價值提升,還能吸引人才,從而使資源得到有效集聚和合理配置,企業品牌的吸引力是一種向心力,輻射力則是一種擴散力。3、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強化競爭力的一種文化力。這種文化力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量。企業實力、活力、潛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集中體現在競爭力上,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又同提高企業知名度密不可分。一個好的企業品牌將大大有利于企業知名度和競爭力的提高。這種提高不是來自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而是靠“品牌”這種無形的文化力。4、推動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積極因素。企業品牌不是停留在美化企業形象的層面,而成為吸引投資、促進企業發展的巨大動力,進而促進企業將自己像商品一樣包裝后拿到國內甚至國際市場上“推銷”。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場經濟的全方位社會滲透,逐步清除企業的體制障礙,催化中國企業品牌的定位與形成。 建設品牌就是演繹產品到品牌的過程,如何使品牌根植于消費者頭腦,品牌是一個認知的實體,它源自產品或服務,同時也反映了消費者的認知,甚至反映了消費者的特質。這是一個傳播過度的社會,也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消費者每天要接觸成千上萬的品牌信息,對于傳播已經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感應麻木了。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成功的建設品牌不啻為一個挑戰。在實踐中,譚小芳老師總結了品牌建設的六脈神劍如下——1、品牌建設要有“定力” 面對市場競爭環境的瞬息萬變,許多本土品牌很難保持定力,結果品牌很難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一個清晰、統一的印象。上海家化旗下有兩個品牌美加凈和六神,九十年代中期,美加凈的贏利能力是六神的三倍,但近幾年情況卻發生逆轉,六神贏利為美加凈的三倍,而且六神沐浴露更是歷經十多年磨練,揚眉劍出鞘,硬是把許多國際知名品牌拉下馬來,成為夏季洗化類產品中的霸主。 同樣的生產、營銷卻何以產生這樣的結局呢?深入調研后我們不難發現,六神的品牌訴求“清涼、草本精華,夏天使用最好”高度差異化且非常清晰獨特,而且十多年來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然而美加凈的品牌經理8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6個,6個品牌經理一人一個主張,前一個還在強調“青春無皺”,后一個又推出“CQ凝水活膚”,6個品牌經理挖了6口井,卻沒有一口挖深的,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品牌個性越來越模糊。而六神則因其獨特個性及始終如一的表現,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市場表現非凡,2005年、2006年、2007年中期六神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17%、22%和9%。2、品牌建設需要一個過程 品牌不是短時間能夠累積起來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家,再做品牌建設時,盲目的認為通過事件的吵作,就可以創造出品牌的效應。在搜索引擎里輸入營銷+事件的關鍵詞,可以查看到很多關于短時間內品牌從成功的創造到迅速衰退的各種案例。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品牌同時也因消費者對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經驗而有所界定。"——大衛.奧格威(DavidOgilvy)因此在品牌的建設時期,它經著品牌定位、品牌架構、品牌推廣、品牌識別、品牌延伸、品牌資產這幾個過程。那種短時間內建設的品牌,并不能完全意義的定義為品牌,僅僅只能說是一個符合,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范圍內被大眾提起的符合。3、品牌建設不等于廣告運作 不可否認廣告在品牌建設中的重要性,因為廣告是品牌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卻不是品牌建設的唯一工具,僅僅依靠廣告不能創建一個真正的品牌。廣告確實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關注度,可以讓市場產生嘗試性購買,并在短期內迅速認識并嘗試品牌,但品牌不僅僅只是這些,品牌美譽度,忠誠度,品牌文化與內涵,品牌精神與氣質,品牌的價值和品牌聯想卻不是僅僅依靠廣告能打出來的!如果是:“高知名度+低美譽度=臭名昭著”,靠廣告轟炸來塑造品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品牌不是單靠打廣告來塑造的。 當然90年代的幾個央視廣告標王:愛多,秦池,孔府的死掉也只是一個縮影,不過:這么多年來,我們找不到一個是通過廣告標王做起來的品牌。幾乎沒有一個依靠廣告獲取成功的案例。“哈藥”的電視廣告,也僅僅是產品短期銷售的增長,而不是品牌價值增值,蓋中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如何?狂轟亂炸的廣告背后又建立了怎樣的品牌資產? 有的企業把打造品牌等同于拍個好廣告片,再設計一套具有國際感,時代感,漂亮的CI手冊,把做品牌理解為創名牌,打響知名度!還有一些企業,在品牌競爭的時代,紛紛擎出“品牌戰略”的大旗,卻不知曉“品牌戰略”的真正含意!于是開始大打廣告,導入CI,平面創意廣告,等多種廣告形式,用以加強品牌建設。于是找到了好的經銷商,有較高鋪貨率,但動銷卻較慢,是廣告無力嗎?于是只有大做促銷,但往往促銷過后又不動銷了!這些都是在品牌建設層面存在的操作誤區,有多少企業,有多少品牌建設在走著這樣的彎路!甚至至今執迷不悟!4、讓品牌溶入到企業員工中去 常會見到這樣的現象,一方面企業在大力向消費者宣傳自己的品牌概念,另一方面是自身企業的員工都無法解釋自己的品牌究竟是什么。對于企業外界的大眾,他們對企業品牌的理解僅僅是一個標志或者一種感覺,稍微好點的是他們能夠說出品牌的理念和標志的含義。 就拿BMW來說,一談到它,大家第一感覺就是豪華轎車的象征,是身份的表示。但是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出BMW的含義,以及它的來歷和公司的發展計劃和品牌概念呢?試問一下,當您的員工和同行的人在聊天時,在談到自身品牌的時候,無法做到詳盡其實的表達自己企業的品牌和宗旨時,您又如何能希望您的品牌被大眾所接受呢?5、品牌差異化是一定要有的! 中國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創造有意義的品牌差異性。現在有一份來自知名市場咨詢機構MillwardBrown發布的BrandZ分析報告,該報告對企業資產數據庫進行了分析,報告表明中國品牌將自己鎖定在競爭品牌差異性的戰役上,然而卻忘記了自己尚不具備獨特性可以支持自己的品牌差異性。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類別、品種繁多,企業要想擁有“品牌差異性”的想法日益強烈,然而品牌產品的質量和吸引力觀念卻很落后。 而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Mills)旗下的灣仔碼頭(WanchaiFerry),這家擁有速凍餃子產品系列的食品品牌,是其中一家沒有忘記品牌差異性要點的企業。在一個有許多水餃競爭者的市場上,灣仔碼頭如何脫穎而出并維持高價?該品牌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其產品質量,而部分原因在于其品牌故事。 灣仔碼頭之所以成功是基于其創始人臧姑娘的食譜,早在1977年,臧姑娘便推著小車,走上了當時為香港交通樞紐的灣仔碼頭,賣起了她的“北京水餃”,后來才在小推車上“北京水餃”的前面加上了4個字:灣仔碼頭。這個品牌故事使得灣仔碼頭品牌的差異化特點具有獨特的內涵,從而幫助灣仔碼頭進行品牌建設,激活了其品牌產品銷售。盡管該品牌的產品分銷有一定的限制性,但針對十大城市消費者進行的一次市場調查表明,有28%的中國人忠于灣仔碼頭;而BrandZ的調查數據表明,灣仔碼頭的潛在增長速度在所有被調查的食品品牌中居于首位。 除了灣仔碼頭,我接觸過其他許多中國速凍品牌,它們強調的品牌差異性似乎失去了內涵—不管它們針對的是功能性供給還是情感性供給。總之,在中國,企業要發展或是取勝的壓力都是巨大的,然而真正的挑戰在于爭取可持續盈利的勝利,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取勝”。6、誠信是品牌建設的一個關鍵 誠信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準,在品牌建設中,誠信尤其重要。品牌標示著企業的信用和形象,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經濟下,環境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誰擁有了品牌,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就能處于市場的領導這位。在某些企業管理者的眼里,讓消費者滿意,就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的確,這是衡量企業品牌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如何讓消費者滿意,讓消費者能夠做品牌的忠誠客戶?那答案只有二個字“誠信”!一些企業為了為了保護品牌,當事情發生了時,不敢站出來承擔責任。我們常可以看到某某品牌由于技術原因,召回某年某月某日之前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行為非旦沒有造成自身品牌知名度下降,反而提升了社會對該企業的認可。作為企業,要敢于堅持原則,講誠信!妥協和沉默留給人們的印象可能是沒有原則,缺少原則性的企業最終會沒有品牌。文/交廣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