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蘭州市擁有40年歷史的傳統群眾迎新賽事——元旦環城賽,因在中度污染的天氣中舉辦比賽,而受到群眾質疑。
大氣污染 比賽照舊
微博總動員“抵制環城賽”
新年第一天,蘭州元旦環城跑迎來了40歲生日,超過萬名蘭州市民參加了此次比賽,其中包括362名老年人和1332名中小學生。據蘭州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比賽當天大氣污染指數為216,屬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專家認為,這種天氣不適宜進行長跑活動。
蘭州市元旦環城跑從1972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屆,深受群眾喜愛。蘭州市體育局表示,此項賽事的目的和出發點是希望通過比賽來宣傳群眾健身理念,弘揚體育文化。然而,在比賽的前一天,由于大氣污染嚴重,已經有多人在微博上對賽事的舉辦提出質疑。
最早質疑這一活動的“博友”之一、西北民族大學副教授馬奇志2011年12月31日發微博表示:“參加這樣的賽跑,特別是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比賽,究竟是選手想慢性自殺,還是辦賽方想變相殺人?”同時,馬奇志還轉發了其他一些博友對環城跑活動的質疑。當天,微博里形成了“抵制環城賽,不當人肉吸塵器”的話題。
博友“笑瞇瞇殺手”發微博詢問:“我是蘭州市一名未成年孩子的家長,這樣的天氣能否參加4公里、2公里的環城賽,參加的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什么樣的損害?”同時,上千名博友發出微博,對蘭州明知大氣污染嚴重仍堅持舉辦賽事表示氣憤,參與討論、轉發的博友多達萬人。
質疑聲和聲討聲在賽事過后的幾天里并未停止。在持續發酵的批評聲中,蘭州市體育局4日晚表示,今后環城賽的舉辦將在征求環保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再作考慮。
適時應變 切莫教條
政府辦賽更要“以人為本”
大氣污染嚴重時,進行體育鍛煉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石軍年說,大氣污染嚴重時,空氣中有害微粒多,其中小于2.5微米的顆粒,容易沉積到肺泡里面去,可能造成塵肺、哮喘等疾病;在大氣污染嚴重時進行長跑等劇烈體育運動,進出肺部的空氣成倍增加,會加大污染物的吸入,這時的體育鍛煉弊大于利。
記者查詢“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了解到,1月2日、3日,蘭州市空氣質量分別為良、優。為什么一定要選在污染較重的1日舉辦比賽?蘭州市體育局回應,2012年元旦環城賽從2011年10月開始籌備,準備時間近兩個半月,每年的活動時間都定在元旦舉行,元旦環城賽舉辦時間臨時變更非常困難,要通知1萬多名運動員,還涉及各部門的協調、交通管制、秩序維持、醫療保障、環境衛生等問題。
馬奇志表示,蘭州市體育部門不可能不知道在污染嚴重天氣進行長跑對身體有害這個基本的常識,但卻不顧輿論和天氣狀況,堅持在元旦舉行環城跑活動,是一種教條行為,讓小學生參與更不應該。
“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就是要體貼人,工作要做得細致入微,不能以客觀理由來搪塞。”馬奇志希望,通過這次微博輿論事件,能夠推動有關部門轉變思想,在舉辦體育賽事時能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并推動蘭州大氣污染的治理。
采訪中一些體育領域的專家也表示,隨著社會發展,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地群眾性、專業性賽事越來越多,體育賽事的舉辦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天氣、交通、醫療等因素,并要充分考慮城市自身的條件、承受能力和群眾的意愿,這樣才能讓體育賽事真正起到豐富群眾生活、引領全民健身、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短評
好事更要辦好
政府辦群眾體育比賽,出力的是政府,受益的是百姓,本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好事。
蘭州元旦環城跑,已經跑了40年,群眾一直很支持,為何偏偏這次遭到抵制?原因就在于辦賽者犯了教條主義的毛病,空氣質量差,比賽依舊進行,讓參賽者尤其是青少年在大氣污染的環境里長跑,非但達不到鍛煉效果,反倒有損身體健康,群眾質疑在所難免。
辦一場比賽,牽涉部門多,協調資源難,臨時改期確實不容易,但絕不能因為客觀上的困難,就漠視群眾感受、違背賽事初衷,僅僅為了辦賽而辦賽。
這次蘭州元旦環城跑遭到質疑也給政府部門提了醒,今后在辦體育賽事時,如果腦海里多一些“以人為本”的觀念,籌備時多一些應急預案和措施,操作中多一些與群眾的溝通,不但“好事辦砸”的尷尬不會出現,而且還可以辦出讓百姓真心支持、傾情參與的體育賽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