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傳統觀點確認為,腓尼基人(Phoenician)大約在公元前 1000年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元音)。“字母”出自“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從何而來之謎,已成為世界學術界難解一大課題。
西班牙國家博物館的考古專家,海灣發現了腓尼基沉船的木塊,船只由于有復雜的榫頭固定。世人皆知古希臘借用腓尼基字母字母24個字母,被奉為字母的鼻祖。
聞氏新發現:先秦字母與古希臘字母相同,先秦與古希臘木屐相同。先秦字母與腓尼基字母相同,腓尼基人船卯榫頭河姆渡文化也相同,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巧合,只能說明兩地早已有文化交流。
筆者收集先秦陶瓷類古希臘字母造字結構標本研究新發現:八千年前跨湖橋文化至良諸文化時期已有古越先民把字母刻劃在陶瓷器上;夏商周也出現原始青瓷底足、蓋部刻劃相類同“字母”款。華夏先民數千年之間都在應用這些字母文字體系造字結構,至秦代禁用。 1.先秦陶瓷類古希臘字母認定方法,以造字結構為準則 為什么要說,造字結構:文字確認方法,是否符造字結構標準要求檢驗,造字結構標準獲國際共識準則。 先秦華夏陶瓷類古希臘字母造字結構23個,經多位希臘學者鑒定符合希臘字母造字結構標準。而且還有希臘學者認為此類古希臘字母造字結構23個,應該是古希臘人寫的,這說明此字母造字結構標準完全相同,毋庸置疑。 先秦原始青瓷字母款與希臘線形字母對照譯中文讀音,如:示圖2。


先秦原始青瓷字母款與希臘字母譯文對照表文。如下:示圖3
Comparison table between the original celadon alphabet ofthe Pre-Qin Period and the Greek alphabet translation. As follows Figure 3
2.先秦與古希臘木屐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女神是阿芙羅狄蒂(維納斯)一只腳穿木屐,另一只手拿木屐,似打男神是其丑夫。小孩是丘比特。公元前雕刻作品。
中國寧波慈湖出土5500年一雙木屐,現收藏寧波博物館。

《莊子》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制作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木屐。(公元前528年-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得到越國進獻的美女西施,命人造了一條“響屐廊”,腳著精巧木屐的西施于廊中翩翩起舞,讓長廊發出琴瑟般的節奏,與清脆的鈴聲、玉佩聲共鳴,伴隨著西施優美舞姿,使夫差為之傾倒。 三國時265年朱然將軍墓,曾任為余姚長,漆木屐。馬鞍山朱然墓出土木屐。
3. 先秦陶字母與腓尼基人22字母相同,船榫頭結構相同 據西班牙國家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在腓尼基人的一個海外殖民地迦太基(今天的突尼斯)的一處海灣發現了腓尼基沉船的木塊,這些木塊顯示:木制的船只由于有復雜的榫頭固定,結構相當牢固,船身有八九米長。 榫頭固定結構,誰都知道是7000年河姆渡人,惟一發明專有卯榫頭固定結構工藝技術,腓尼基人為什么使用河姆度文化工藝技術?腓尼基人是否古越人?該技術相同證例。 先秦陶瓷標本“華夏字母”款與“腓尼基人22字母” 對比相同(示圖一)。如下: 1.1、地中海東北地區的人們使用陰歷。古越地也用陰歷。 1.2、《周書》記載:“成王時越獻舟”(公元前1055―前1021年)。《越絕書》記“水行山處,以舟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云去則難以”!霸饺笋{舟如履平地”!渡髯印汾w國人說,“行海者,坐而至越。故有舟也”!痘茨献育R俗訓》記,“胡人便于馬,越人便于舟”。
上述先秦字母與古希臘字母相同。先秦與古希臘木屐相同。先秦字母與“腓尼基人字母” 相同,河姆渡人榫卯技術與“腓尼基人”造船結構相同。諸多相同,不會是巧合,說明兩地文化早已交流依據。 筆者感嘆:先秦字母被遺忘,歷史怎被巔倒,國人漠然視之,競不以為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