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角度,論述了高校目前急待解決的一些關鍵性發展問題,如學校的學科建設、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學校運行的目標機制,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等。這些問題是本人對目前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師德師風建設、和學校學科建設等方面的點滴認識與思考。 人們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生產活動中,除了要揭示自然界中的客觀規律或解決自然界中存在的問題,還要用部分精力解決人們之間的許多矛盾和沖突。有些矛盾和沖突極大地影響著人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當然,生存在社會中的人,必然會產生或遇到許許多多的矛盾和沖突,有些矛盾是必然會發生的,這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實際上,正是人們解決矛盾的過程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是,有些矛盾和沖突是人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必要的。如果建立一個良好的和諧社會,這類矛盾和沖突就會減少,甚至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沖突,人們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于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并解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的發展問題。這樣,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會對世界或人類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2. 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學校學科群的建設和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要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通常不是一個學科或一個領域能夠辦到的,需要有多個學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別是網絡時代或信息時代,這種趨勢更加顯得突出。這種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需要有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競爭管理機制作為保障。有了和諧的社會,和諧的科研環境,和諧的科研團隊,各種學科的科研人員才能夠聚集在一起相互協調和相互合作,同時在一套管理機制的約束下互相競爭。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各個學科科研人員的優勢和積極性,達到互相協作、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效果,這種氛圍有利于學校學科群的建立和發展。為什么當今世界體育賽事受到全人類的重視和關注?這是因為體育活動競賽體現了公平、公正、透明、合理的競爭機制。體育活動之所以能使全世界各國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和平地相處,并在運動場上激烈地競爭,這是因為體育運動有一整套嚴格、透明的管理規則,在運動場上大家相互都是對手,但都同時遵守這種規則。如果有人在體育賽事中違反了這種規則,那么就要受到嚴厲的處罰。例如,典型例子是運動員服用興奮劑參賽,這是當今世界體育活動中嚴格禁止的;又例如,在世界田徑大賽上,短跑運動員在100米競賽起跑時,如果違反規則偷跑了0.1秒,那么他就很可能獲得冠軍,但是這種違規的現象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有裁判員、高速攝像機、和觀眾的監督。 3. 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消除目前社會(學校少數教職員工)中存在的浮躁情緒 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建立一套有序的、規范的、合理的、大家公認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有了和諧的社會環境,人們才能夠最充分地發揮各自的專長和特長,并在一個組織中或一個系統中或在國家范圍內或世界范圍內相互合作和協作,各盡所能,為國家、社會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4. 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學校教學和科研的良性循環 學校是一個動態的開放大系統,各部門是系統中的子系統,大系統要正常的運轉,需要各子系統正常的運行,并且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協調達到合理的運作。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人們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有利于各部門之間工作上的協調與合作,有利于學校大系統的正常運行。 學校大系統運行的目標就是要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盡可能大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教學成果包括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性、建設性的高素質人才,以及為培養人才所作的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科研成果包括為國家和社會承擔的各種級別的科研課題,在各種刊物和各種會議上發表的有創建性的論文數量,申請的專利數量,以及出版的各種著作和教材。有了和諧的社會,學校大系統中的各子系統才能夠正常運轉,各子系統才能互相配合協調工作,學校投入教學和科研的人力和財力才能夠達到合理的匹配,產生最大效益。和諧的教學和科研環境,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和一套科學的科研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學為科研奠定堅實的基礎,科研從根本上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只有教學和科研相互之間協調發展,學校這個大系統才能夠良性循環,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5. 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是學校的第一資源。學校要發展,需要不斷地積累人才資源。人才資源的積累可以采取引進、培養、和提高現有師資隊伍水平等途徑。有了和諧的社會,有了合理的規章制度可遵循,有了良好的人文環境,才能夠聚集更多高水平人才。有了人才,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才有可能上水平,學校的規模才有可能擴大,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有所保障。 優惠條件能夠吸引人才,提供干事業的和諧社會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才能夠留住人才。有優惠條件沒有干事業的良好環境,最終人才也不會留住。當人才的流入量減去流出量小于學校發展所需的增量數時,學校處于不良的發展狀態;當人才的流入量減去流出量大于或等于學校發展所需的增量數時,學校的發展處于良性循環狀態,或處于可持續發展狀態。 總之,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除了較好的優惠政策,更需要有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諧的校園環境,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以及合理的用人機制等根本條件作為保障。 作者簡介:馬力波,男,博士,中原工學院聘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