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工商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領域頻傳捷報,從田間地頭的鄉村振興課堂到國際賽場的競技舞臺,從實驗室的科研突破到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誕生,該校以“德學五進”教育實踐為抓手,深度踐行應用型高校辦學使命,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直播助農展擔當,“進社會”實踐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7月10日,CCTV-2《生財有道》欄目聚焦花都區瑞嶺村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直播間”。廣州工商學院師生將市場營銷專業課堂搬進鄉村,手把手指導村民調試設備、撰寫腳本、上線鏈接,助力當地盆景產業搭上數字化快車。這場持續兩周的實踐是該校“德學五進”之“進社會”的生動縮影。今年暑期,該校共派出64支實踐隊深入全省城鄉,依托其國家級一流物流管理,以及省一流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優勢,開展直播助農、非遺文創等特色服務,將專業知識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彰顯應用型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擔當。
以體育人強品格,“進體育場館”培育全面發展人才
正當鄉村振興實踐如火如荼之際,一封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感謝信為廣州工商學院再添榮光。該校荷球隊隊員陳芷晴、鐘思思在2025年U21亞洲大洋洲荷球錦標賽中表現優異,獲官方高度贊譽。學校堅持“以德為行 以學為上”理念,將“進體育場館”納入育人體系,通過特色體育項目錘煉學生意志品質,實現競技水平與綜合素質雙提升,為地方輸送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
金課鑄就新標桿,“進課室”引領教學改革
8月21日,教育部最新公示顯示,商學院賴潔瑜教授主講的“網絡營銷”課程入選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成為學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該課程依托其商學院的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學科優勢,深度融合新商科理念,展現學校在課程建設和教學創新上的突破。此外,該校管理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通過產教融合模式,構建了“理論+實訓+企業實戰”的課程體系,培養了一批懂技術、精管理的高素質物流人才。學校以此為契機,推動“德學五進”向課堂縱深發展,培育更多高階性、創新性課程。
科研攻堅結碩果,“進實驗實訓室”夯實創新根基
8月27日,廣州工商學院迎來科研里程碑——工學院鄭茵博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成功獲批,實現學校在該類項目中“零的突破”。這一成果源于學校對“德學五進”中“進實驗室”的持續深耕:完善科研管理體系、強化團隊建設、營造創新氛圍,為碩士點培育提供堅實學術支撐,也為地方產業升級注入科技動力。
“學校始終將‘德學五進’作為立德樹人的根本路徑。”廣州工商學院校長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和積極探索新學科建設,精準對接區域經濟需求,堅持五育并舉,構建“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生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從鄉村直播間到國際賽場,從實驗室到課堂,廣州工商學院正以實際行動詮釋應用型高校的時代擔當。
(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