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來了,上海的演出金秋也開始了。
上海各大劇院和院團“扎堆”開幕,歌劇、話劇、交響樂……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上海的觀眾又將在不同劇場之間奔波和趕場,忙碌并快樂著。
《葉甫蓋尼·奧涅金》劇照
威爾第封筆之作再現舞臺,圖米納斯封神之作重現上海
英國新銳導演哈里·費爾操刀的歌劇《法爾斯塔夫》,曾在上海刮起一股旋風。
暌違9年,9月5日-7日,這部歌劇將在許忠執棒下重現舞臺,為上海大劇院2025-26演出季拉開大幕。
《法爾斯塔夫》凝結著威爾第的暮年智慧,是威爾第在八十歲高齡時寫下的封筆之作。
全劇充斥著如“機關槍”般密集的快速宣敘調、急口令般的歌詞,人物對話如珠落玉盤,對演員的意大利語功底、吐字清晰度、喜劇節奏感和氣息控制力提出了嚴苛要求。從三重唱、四重唱到十聲部賦格終曲,這部劇也堪稱重唱的“迷宮”,其復雜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這一版《法爾斯塔夫》以大膽的構思與新穎的舞臺,再現“溫莎小鎮”的人生世相。演員陣容匯聚了來自中國、意大利、西班牙的歌唱家。
男中音孫礫飾演法爾斯塔夫,一個臃腫、虛榮、狡黠,卻又充滿生命活力的“胖騎士”。女高音徐曉英飾演聰明機敏、主導整個“捉弄法爾斯塔夫計劃”的福德之妻艾麗斯·福德。人氣青年男高音蔡程昱也將加盟,首次挑戰芬頓一角,為舞臺注入蓬勃的青春荷爾蒙。
《法爾斯塔夫》海報
東方藝術中心將用雙戲開幕。9月3日-4日、6日-7日,圖米納斯與瓦赫坦戈夫劇院聯手打造的《葉甫蓋尼·奧涅金》《萬尼亞舅舅》,雙作連演,將為東藝2025/26秋冬演出季揭幕。
鏡面的舞臺、高懸的秋千、漫天的大雪、共舞的棕熊……曾三次來華巡演,被觀眾封為“神作”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留下諸多名場面,吸引不少人二刷、三刷。
作品改編自普希金的長篇小說。盡管以奧涅金命名,但在圖米納斯視角中,塔季揚娜才是故事的核心,“她是俄羅斯的靈魂,是良心,是榮譽,是高貴。”
作品以塔季揚娜的情感線為核心。舞臺采用黑白兩色作為主要視覺符碼。情感主旋律源自柴科夫斯基《Old French Song》,重新編曲后充滿力量,震撼人心。
《萬尼亞舅舅》被公認為瓦赫坦戈夫劇院開啟新篇章的里程碑之作。
“在這個粗暴、冷漠、殘酷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深受其害,而《萬尼亞舅舅》的溫柔、忠誠、愛與勞動者的尊嚴,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解藥。”圖米納斯延續其一貫的詩性審美,將人類關系的本質深刻剖析,展現了悲劇與鬧劇交織的復雜性。
《葉甫蓋尼·奧涅金》海報
《萬尼亞舅舅》海報
上交啟動肖氏交響曲錄音計劃,上海愛樂探尋馬勒內心世界
上海交響樂團也將雙戲開幕。9月5日、7日,在音樂總監余隆執棒下,上交將上演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第七交響曲》,為2025-26音樂季拉開大幕。
肖斯塔科維奇命運多舛,堪稱buff疊滿。蘇聯特殊的社會環境為他戴上鐐銬,但也提供了創作的土壤,讓他在矛盾中用音符記錄歷史,尋找自我。
《第五交響曲》是肖氏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剛被斯大林公開批評的他,頂著巨大的政治和輿論壓力發表了這部作品,首演后獲得如潮好評。他毫不退縮地用屬于自己的聲音贏得了認可,強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了當時與后世的無數人。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第八、第九被稱為“戰爭三部曲”。其中,《第七交響曲》在二戰的硝煙中,通過廣播直播的方式,傳遍了世界,成為全球人民抗擊法西斯的一劑強心針。
隨著第五、第七上演,上交橫跨四個樂季的十五部肖氏交響曲錄音計劃,正式開啟。上交將再度攜手德意志留聲機(DG)發行唱片。上交也將成為首個錄制并發行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全集的中國樂團,在中國交響樂發展歷程中寫下里程碑式的一章。
上海交響樂團開幕海報1
上海交響樂團開幕海報2
9月4日,上海愛樂樂團2025-2026音樂季將在東藝啟幕,藝術總監張藝執棒樂團,將呈現馬勒的曠世之作《第六交響曲》。
延續上個樂季收官之演“馬勒五”的恢宏聽覺,上海愛樂樂團將在新樂季伊始,繼續探尋馬勒深邃、震撼的內心世界。
馬勒《第六交響曲》誕生于1903至1904年間,因其貫穿始終的深沉悲愴與宿命般的悲劇力量,被后世冠以“悲劇交響曲”之名。
這部鴻篇巨制不僅是馬勒交響樂創作巔峰期的核心杰作,更是作曲家對生命本質、命運無常以及人類精神堅韌與脆弱的最深刻、最個人化的音樂告白。
上海愛樂樂團視頻號還將推出三場直播,從演前導賞、排練探班到音樂會呈現,全方位展現“馬勒六”的魅力。
9月1日19:30,張藝與畢禕將做客“大咖面對面·音樂會導賞”活動,分享他們眼中的馬勒;9月4日10:30,直播間將帶領觀眾探班排練現場,搶先領略"馬勒六"這部交響鴻篇的煉成;9月4日19:30,開幕音樂會將在上海愛樂樂團、上海發布等多個線上平臺同步放送。
上海愛樂樂團開幕海報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