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米長卷中感受深圳經濟特區45年的滄桑巨變,見證新時代的深圳故事。8月26日,“奇跡——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百米油畫長卷創作展”在深圳美術館(新館)開幕。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事,更是一座城市向新時代遞交的深情答卷。該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深圳市公共文化藝術創作中心(深圳畫院)、深圳美術館承辦,將免費展出至9月1日。
128米油畫長卷串聯起關鍵歷史節點與338位特區建設者的群像
45年來,從邊陲小鎮到國際大都市,深圳用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書寫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如今,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將以令人震撼的藝術形式呈現。此次展出的這幅長卷高1.8米、總長128米,以油畫、丙烯為基本繪畫語言,草圖十易其稿。畫面從東往西,從大鵬灣的晨曦到前海的浪潮,以虛擬時空與現實地標為經緯,串聯起關鍵歷史節點與338位特區建設者的群像。
畫卷分“開篇序曲”“深圳故事”“未來已來”三大篇章徐徐鋪陳。其中“深圳故事”篇又分為“闖”“創”“窗”三個部分,凸顯特區精神與城市特質。卷尾以浪漫主義手法塑造一位青年闊步邁向“數字之門”,并以“鯤鵬展翅”之姿飛向無垠天際,為觀眾留下無限想象。
記者在展覽現場了解到,創作團隊由深圳本土核心畫家和三十余位中青年畫家組成,歷時180個晝夜,以扁平化的三維淺空間、抽象構成與表現性相融合的當代繪畫語言統攝全卷,又適度體現每位藝術家的獨特風格與藝術追求。
將深圳4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濃縮于畫布之上
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在賀信中表示,45年來,深圳經濟特區不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奇跡,也培育了充滿活力的文化土壤。本次展出的百米油畫長卷《奇跡》,正是深圳精神與藝術創新深度融合的杰出代表。作品以“深圳精神”為魂,以“深圳速度”為翼,以“深圳質量”為尺,主創畫家與統籌團隊凝心聚力、晝夜鏖戰,以令人驚奇的效率完成了這幅藝術與時代交相輝映的壯麗畫卷。改革、開放、創新、包容的深圳特區基因,被濃縮為可視的敘事。作品以恢弘的視野、飽滿的色彩和豐富的層次,生動呈現了從特區誕生到城市生長的不凡歷程,塑造了為深圳發展作出貢獻的勞動者、建設者、奮斗者群像,彰顯出大寫的“深圳人”的精神風采。這幅長卷不僅是一件美術作品,更是一套光色交織的“深圳視覺系統”,晨曦的“前海藍”、正午的“科技銀”、晚霞的“云端金”、深夜的“創客紫”,共同構成獨一無二的“深圳色系”。
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劉文斌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這幅長達 128 米的油畫長卷,以“奇跡”為名,就是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的一次深情禮贊。它繪丹青為史,以色彩為詩,將深圳4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濃縮于畫布之上,繪就一部蕩氣回腸的視覺史詩。畫面之中,既有開拓者敢闖敢試的堅毅身影,也有創新者敢為人先的奮斗之姿;既有實干者埋頭苦干的感人瞬間,也有夢想者眺望未來的熾熱目光,更鐫刻了“開山第一炮”“土地第一拍”“深圳速度”“深圳質量”“香港回歸”“蓮花春早”“前海春潮”等一系列永載史冊的時代印記,鋪陳出一幅“改革開放前沿”“創新創意之都”“青春夢想之城”的絕美畫卷。
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林藍在展覽開幕式上對45年來深圳美術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四十五載風雨兼程,深圳經濟特區譜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最為激動人心的篇章。從邊陲小鎮躍升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開荒牛精神,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而在廣東美術版圖中,深圳美術同樣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中國美術“奧林匹克”的全國美展,歷屆的分展區深圳從未缺席,無論是承辦“第十四屆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還是主辦全國性各美術門類展覽,無論是深圳市自主打造的本土品牌“深圳畫家畫深圳”“深港澳都市水墨交流展”等富創新精神與時代氣息的學術創作活動,還是深圳美術創作在國家級省級美展入選獲獎的數量與質量,無論是“大展”承辦還是“大作”產出,深圳美術為廣東省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藝建設作出獨特而重要的貢獻。
來源:南都N視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