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東省教育領域在改革創新的浪潮中穩步前行,緊扣時代脈搏,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為導向,從政策引領到實踐探索,全方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繪就了一幅蓬勃發展的教育新畫卷。
政策領航,構建教育發展新格局。開年之初,山東省積極響應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 “實干” 為基,全面謀劃教育發展藍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改革,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全省教育系統指明方向,要求堅定扛起 “走在前、挑大梁” 的使命擔當,著力打造具有國內引領力、國際影響力的教育高地,加快教育強省建設。
在政策推動下,山東省深入把握部省戰略合作機遇,全力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等 “國字號” 試點項目。通過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從思想根源上為學生成長筑牢根基。在基礎教育領域,持續推進擴優提質行動,優化資源配置,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 “上好學”;高等教育方面,積極調整結構布局,推動學科專業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職業教育則致力于打造職教高地 “升級版”,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構建起從學前到高等教育的全鏈條高質量教育體系。
為順應教育數字化發展趨勢,山東省教育廳等 10 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 “人工智能 + 教育” 實施方案》,全力構建 “人工智能 + 教育” 新生態。計劃在 3 - 5 年內,建成 “云 - 網 - 邊 - 端” 一體化數智基座,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全流程,催生未來學校、智慧課堂等新型教育場景。為順應教育數字化發展趨勢,山東省教育廳等 10 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 “人工智能 + 教育” 實施方案》,全力構建 “人工智能 + 教育” 新生態。計劃在 3 - 5 年內,建成 “云 - 網 - 邊 - 端” 一體化數智基座,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全流程,催生未來學校、智慧課堂等新型教育場景。
實踐探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山東省各地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助力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滕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中心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突破口,跨界融合設計課程內容,打造 “非遺 + STEM” 特色課程群。在 “魯班鎖拆解” 課程中融入現代力學原理,“掐絲琺瑯” 課程結合化學釉料反應實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知識應用,拓寬認知視野。此外,還開發了 “班墨文化”“非遺傳承” 等系列課程,挖掘地域文化價值,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與責任感。通過建立綜合實踐 “興趣啟蒙 — 技能掌握 — 創新應用” 三級課程目標,以及打造 “主題工坊”“青少年科技館” 等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平臺。
煙臺高新區則創新構建 “學情診斷 + 智能評價” 雙輪驅動模式,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通過部署智慧教室、AI 運動吧等智能終端,實現教學全程數據捕捉與智能分析,打造涵蓋學業數據、課堂表現等 12 個維度的智能評價模型。基于大數據分析,探索建立循環跟進式行為矯正路徑,助力學生成長。同時,打通全場景學情數據采集及治理通道,形成智能診斷評價系統,實現學生 “精準學”、教師 “精準教”。各學校構建分類課程體系,實施差異化教學,依據平臺數據反饋定制課程與教學策略,推動個性化教學,促進區域教育從 “經驗驅動” 向 “數據驅動” 轉變。
展望未來,2025 年山東省教育領域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隨著各項政策舉措落地生根,教育公平將進一步彰顯,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注入強勁動力,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山東力量。(本網記者)
來源: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