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威海校區深入貫徹落實學校相關通知要求以及《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和教育部三年行動計劃精神,精心籌劃,周密部署。校區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值班值守,通過系統布局、精細管理和人性化服務,在教育教學、科研攻關、社會實踐、安全保障與后勤服務等重點領域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有效保障了暑期校園的安全穩定與有序運轉。
多元課堂精準賦能,暑期育人提質增效
秉持著“分類培育、精準賦能”理念,威海校區著力構建暑期學校、精品課程、專業實踐課程三大核心課程板塊,形成協同育人合力。暑期學校共開設91門課程,覆蓋13個專業及多學科領域,精準對接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國際師資課程邀請英、法、美、韓、澳等國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進行全英文授課,通過跨文化互動交流活動助力學生拓展全球視野;精品課程聚焦多學科交叉融合,深耕專業前沿與實踐創新;專業實踐課程以真實場景為課堂、行業需求為導向,搭建理論與實踐應用的橋梁,促進學生深化專業認知,鍛造核心能力。
學工服務全程護航,筑牢成長呵護屏障
威海校區聚焦人才隊伍建設與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組織學工骨干參加專題研討與業務培訓,提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開通新生助學政策咨詢熱線,暢通受災學生專項補助通道,統籌經濟資助與心理關懷,切實解決學生后顧之憂。同時,提前部署、周密組織新生軍訓籌備工作,積極有序地推進自訓教官集訓,保障新學期軍訓工作順利開展。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積極走訪企業拓展實習實踐崗位資源,助力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
青春實踐扎根基層,知行合一彰顯擔當
校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課”。聚焦鄉村振興、非遺傳承、基層治理等主題,組織484支實踐團隊、5084名成員奔赴全國各地基層一線,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校區團工委切實發揮組織、指導與保障作用,強化實踐流程規范化指導和全過程安全管理,通過前置風險評估、動態安全預警、完善應急機制等措施,筑牢安全防線。校區有6支團隊入選2025年山東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省級重點團隊。
科研創新強建根基,協同聚力謀取突破
圍繞科研工作提質增效目標,威海校區抓實關鍵環節,系統梳理總結上半年科研進展,深入分析成效與不足,為下半年目標任務的推進提出具體建議和優化方案。優化管理服務模式,全力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環境。積極籌備科技成果展,深入科研團隊整理項目材料,促進成果推廣與合作轉化;高效完成科研項目投標、合同審核入賬及各級各類項目申報、立項與結項管理工作;推動有組織科研,重點推進東北亞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共建邊疆治理研究院;同步推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申報及專利申請等相關工作。
安全防護全線升級,織密校園平安網絡
威海校區組織實戰化應急演練,明確應急處置職責與流程,旨在提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推進“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智能安防平臺實現異常識別預警,完成研究生公寓消防設施初步驗收及系統整合,實現集中化管理。嚴格執行帶班輪值制度,落實消防“日巡查、周檢查、月抽查”機制,優化巡邏路線,精準調配安保力量。規范校園電動車管理,采取“疏堵結合”策略,清理無牌廢棄車輛、嚴控新增牌照,有效維護校園交通秩序。
服務保障暖心續航,精準對接師生需求
校區后勤服務體系高效運轉,堅持服務“不斷檔、不缺位、不松懈”。圖書館動態調整開放區域,持續保障文獻檢索、學科咨詢等核心服務,滿足師生暑期科研學習需求。通過“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確保各項后勤保障任務落實到位。有序推進新建研究生公寓啟用準備工作,組織“愛心搬運小隊”協助學生調整宿舍搬遷;搶抓暑期窗口期,高效完成宿舍門窗更換、高壓配電室檢修、宿舍空調清洗維保等工程;加強極端天氣防范,做好高空墜物排查和雨水口疏通工作;重大活動期間設立臨時醫療點,開通急救綠色通道;幼教服務中心堅持開園,解決教職工投入暑期教學科研及保障工作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