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的大理
不止有風光卓絕的
自然之景
還有絢爛寶貴的
文化之韻
在有風的地方
非遺融入了生活
凸顯地域風貌
如繁星般綻放
讓非遺文化觸手可及
01白族扎染
扎染古稱“絞纈”
是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
通過對白色土布
進行絞扎之后
用板藍根枝葉制成的染泥
浸染而成的花布
呈現藍白相間的圖案
白族扎染的制作方法
別具一格
主要步驟包括
絞扎、浸泡、染布
蒸煮、曬干、拆線
漂洗、碾布等環節
02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
有著悠久的歷史
是白族的待客禮儀
第一道“苦茶”
將茶葉烤至黃而不焦
香氣彌漫時
沖入滾水制成
第二道“甜茶”
以茶為湯底
加入甘草、紅糖熬制
再佐以乳扇
核桃仁制作而成
第三道“回味茶”
是用蜂蜜、花椒、生姜煎茶
融合了甜、苦、辣等味
一苦二甜三回味
三道茶原料、味道不一
極富人生哲理
03白族瓦貓
瓦貓是一種獨特的
民居屋脊裝飾物
通常被放置在正房屋脊的
正中位置
具有避鎮宅、納福的寓意
大理地區的瓦貓
大多造型夸張
大嘴、蹲姿,虎氣十足
現如今
瓦貓因憨態可掬的形象
和吉祥美好的寓意
受到許多游客的喜愛
04喜洲粑粑
聲名遠揚的喜洲粑粑
是喜洲市井風情中
頗具代表性
和誘惑力的存在
喜洲粑粑
又名破酥粑粑
分為甜、咸兩種口味
咸味主要以鮮肉末、蔥末
椒鹽等混合為餡
甜味主要使用紅糖、玫瑰醬
豆沙等混合為餡
05白族刺繡
白族刺繡的內容
多取材于自然
包括吉祥納福等方面
它的工藝手法甚多
包括回針繡、剪紙繡、繪圖繡
等多種針法
白族刺繡
不僅是一種手工藝
更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06白族甲馬
“甲馬”又稱“紙馬”
它是一種木版雕刻
白語稱為紙符
在構圖上千變萬化
現如今
雕刻的甲馬版畫
不再被局限
萬物皆可刻
也是適應時代潮流的
一種方式
07劍川木雕
劍川被稱為“木雕之鄉”
木工藝人雕刻
各種花鳥、山水等圖案
用以裝飾門窗、家具等
現已發展為藝術工藝品
制成桌、椅、茶幾
等生活用品
既實用,又美觀
08鶴慶銀器
鶴慶銀器是一種
源自鶴慶的傳統手工藝品
以其精湛的工藝
和獨特的風格而聞名
在鶴慶新華村
手工藝品加工作坊遍布全村
是獨特的“前店后坊”的模式
游客在這里可以
體驗手工藝品的加工制作
09白族布扎
白族布扎是一種
民族傳統手工技藝
主要流傳于劍川一帶
有著平安
美好等寓意
白族布扎的制作材料
主要是各色碎布頭
制作過程中
先按設計
腹稿縫成雛形
填入艾葉、香草等中草藥
再用絲線刺繡裝飾
10白族民居彩繪
白族民居彩繪
也被稱為建筑彩繪
是大理白族的一種
傳統美術形式
更是白族建筑藝術的精華部分
白族民居彩繪是一種泛指
它包括大理白族建筑上的
淡墨畫、彩畫和泥塑
以黑白灰為主色
以凸顯白族民居建筑的
主題色調——素白
主要運用于白族民居建筑
彩繪的內容非常豐富
包括詩詞、山水
人物等圖案
每一幅都充滿了
詩情畫意
跟著非遺去旅行
遇見絢麗的大理
與非遺親近
感受非遺的魅力
魅力大理,多彩非遺
不如即刻出發
從非遺中
見物,見己,見生活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