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雙減”政策,促進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創新發展,6月11日,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室主辦的“基于學習進階的六步備課思維模型”教學研討會在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舉辦。研討會旨在推出語文學科兩大關鍵能力“閱讀理解”“欣賞評價”的學習進階模型及其使用策略,這是北京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室繼“基于學習進階的六步備課思維模型”后推出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會議中,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李英杰老師首先整體報告了六步備課模型不斷探索、迭代的全過程,同時重點闡述了兩大關鍵能力學習進階模型的研究源起、構想與實踐過程。研究團隊代表分別對閱讀理解能力、欣賞評價能力的學習進階模型進行了系統介紹。他們指出,這兩個能力的學習進階模型都包含四層八階,二者既有相同的基礎,也有不同的發展路徑。其中,閱讀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字、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理解自我四層,具體分為認讀文字信息、識別內容信息、關聯表層信息、推論深層信息、整合多元信息、抽象規律信息、拓寬情境視野、建構理解模型八階。欣賞評價能力包括理解文字信息、描述文本感受、做出公共判斷、形成個性品評四層,具體分為認讀信息、識別內容、體味細節、整合體驗、把握標準、辨析特征、關聯品評、建構新思八階。隨后,研究團隊的教師代表分別以經驗介紹、教學說課和課堂教學的形式分享了使用學習進階模型進行六步備課的策略與收獲。
與會專家對本研究給予了肯定。北京教育教學研究院副院長張熙認為,六步備課思維模型始終秉持著問題導向的原則,在課程改革的推動過程中對關鍵問題進行持續深度的研究,這樣的研究體現了新時代教研的關鍵特征。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汪峰教授指出,該研究錨定了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問題,能夠幫助教師們更加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進程,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支持。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研中心副主任張詠梅談道,整個研究從國家課程標準出發,結合核心素養的內涵,清楚揭示了學生在兩個語文學科關鍵能力上的發展路徑,將關鍵能力培養有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實現了教學評議一體化。
據悉,本次會議由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組委會、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聯合承辦。(胡一鳴 邱曉琴)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