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發展
蓄力前行
光明小學項目化學習活動成果匯報
自2022年新的課程標準頒布以來,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推動學校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學期我校繼續進行項目化學習探索之旅,2025年6月30日下午,光明小學開展項目化學習成果匯報,為未來項目化學習的深入推進注入新動能。
一年級:
姓氏探秘—我們的姓氏大家庭
中國姓氏源遠流長,作為一項獨特的文化,在中華民族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是中華民族尋根溯源的“活化石”。本項目以百家姓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自身及同學姓氏出發,通過搜集問題、創作姓氏故事與展示作品等活動,探究姓氏起源與意義,提升文化認同、合作探究與創意表達能力。


中華美食,源遠流長,不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文化的瑰寶。我們設計的源于一個核心的驅動問題:“如何設計一份能‘打動小伙伴’的中華美食推廣方案?”這個問題,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表達欲。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孩子們不僅僅“知道”美食,更能“感受”美食背后的故事,“動手”體驗制作的樂趣,“用心”去傳播文化的魅力,最終達到“回味無窮”的學習效果。項目旨在引導孩子們成為中華美食的小小傳承者和熱情洋溢的推廣者。

三年級:探秘北京中軸線
通過探究北京中軸線,理解其承載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禮制秩序等傳統文化思想。培養信息整合、團隊協作、問題解決能力,提升文化認同和民族自豪感。結合實地考察能力,發展跨學科綜合素養。學生以“中軸線文化小使者”身份,通過探究北京中軸線的歷史、建筑、功能,完成以下任務:1.繪制中軸線標志建筑分布圖。2.為某一建筑設計“文化解說卡”。3.策劃一場“中軸線故事會”并展示。

四年級:妙筆寫美景,
巧手著奇觀——評選明娃推薦官
緊扣單元語文要素,立足語文學科綜合素養,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逐步體會游記的基本特點。創設真實情境,驅動問題:“如何成為旅游推薦官,為你鐘愛的山河美景代言?”學生通過拍攝短視頻、制作手抄報分享身邊美景,開學進行分享。實踐跨學科任務群:語文學科撰寫景點解說詞、游記片段;數學學科設計“一日游”時間規劃表、預算清單;美術學科繪制游覽路線圖、景點手繪海報。師生共同制定旅游推薦官評價標準。

五年級:
探秘啤酒奧秘——奇遇啤酒節
“探秘啤酒奧秘——奇遇啤酒節”項目化活動,以“發現啤酒釀造原理并設計創意啤酒節”為核心。項目圍繞三大驅動問題展開:如何用自然材料布置場地、如何融合趣味與知識設計活動、如何讓參與者深度感知啤酒文化。流程上,同學們先通過資料查詢與實踐探秘啤酒釀造過程,再分組設計“知識問答”“麥穗裝飾大賽”等活動方案,最后動手制作展板、海報及彩泥裝飾。該項目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掌握啤酒知識,提升問題解決與合作能力,打造了一場兼具趣味與知識性的探索之旅。

六年級:難忘的小學生活
六年的小學生活總是令人難忘的。匆匆六年,我們即將畢業,我們可以用哪些有意義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時光?引導學生對課本資料、個人生活資料等相關資料進行統整和管理。六年的學習生活總是令人難忘的,因而我以“回憶往事”為主題,通過設計“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制作成長紀念冊”三個層層遞進的活動任務,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回憶往事,珍藏成長記憶。接著以如何“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分享會”,引導學生對課本資料、個人生活資料等相關資料進行統整和管理。

“小明的煩惱”
項目圍繞“小明研學背包過重、物品難找、晃動”等問題展開,貫穿觀察、分類、比較物體特征的學習過程。實施中通過前測音頻與訪談了解學情,以“解決小明的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在真實任務中體驗固體特征探究,培養觀察與分類能力。教學強調從學生認知出發設計情境,以兒童化問題驅動思考,為科學思維發展奠定基礎。

粽情端午·樂享安康
本項目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觀察、體驗、探究等方式,了解端午節的文化特色,并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和表達。基于課標要求和教材相關主題學習,設計本次項目式學習,旨在讓學生通過體驗和參與活動,感受端午節日傳統活動和飲食文化,了解傳統節日的歷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大自然的音樂會
結合春游時間點,鼓勵學生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趣的聲音。驅動問題:大自然是如何唱歌的,為大自然進行采音并且就地取材制作小樂器,用自己的身體和自制小樂器在山谷中來一場美妙的音樂會吧!引導學生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和音色特點,探究音樂與日常生活、自然現象等的聯系。

我是小小營養師
本項目驅動問題:作為一名營養師,如何設計一周營養午餐食譜,讓同學們學習營養知識與科學飲食結構,學會搭配健康飲食?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營養知識,了解食材中含有的營養素,通過對午餐食材搭配和營養物質數量關系,大致計算與分析拿取飯菜中的營養含量。設計營養午餐食譜,提升學生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科學飲食概念與健康的飲食習慣。

AI賦能吉祥物
圍繞光明小學第五屆小麥開鐮節吉祥物的設計為主題,我和學生們經過共同探討查閱資料等形式,確定了本次項目式學習驅動性問題,幫助學生明白開鐮節吉祥物設計的關鍵所在,由此制定了項目活動目標,確定成果內容和展示形式。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分工合作、收集資料、巧用資源、分享交流、成果展示、互評互學的方式開展項目式學習探究活動。

爭做防災減災科普員
項目化學習的以競選防災減災科普員的活動展開。核心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每一個微小行為都能對地球環境產生深遠影響。同時,致力于塑造學生冷靜、正確面對自然災害的心態,引導學生理解自然災害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可避免但可預防和應對。

項目化學習正在逐漸打破傳統課堂的邊界,以真實情境為土壤,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培育核心素養,是撬動教育創新的關鍵支點。我校的老師們也在一次次頭腦風暴、實踐打磨中,播撒下創新的種子。期待今后在此基礎上會有更加深入的實踐成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