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編舞重現歷史
《銅雀伎》再掀漢古遺風
為響應黨的十七大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同時向祖國六十華誕獻禮,中國舞蹈教育最高學府——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漢唐專業,經過多年來的推敲,于3月20至22日在保利劇院上演了大型中國古典舞劇《銅雀伎》,作為教學實踐成果展演之一,這也是北京舞蹈學院慶祝建校五十五周年的首部獻禮舞劇。
《銅雀伎》以漢末魏王曹操修筑銅雀臺選伎納樂為歷史背景,通過講述舞伎鄭飛蓬、衛斯奴在朝代更替、戰亂紛爭中波折而悲涼的一生,真實地再現了古代樂舞伎處于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3月20日演出當晚,保利劇院高朋滿座。除賈作光、白淑湘、資華筠、馮雙白等舞蹈界知名人士外,到場觀演的還有不少文化界、美學界教授,如王岳川、彭吉象等,著名電影導演徐克也在嘉賓席就座。
對于這樣厚重歷史題材和深邃舞蹈技法的大型古典舞劇,廣大觀眾的接受程度一直以來都是學院派編導的顧慮之一,然而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發現,得益于舞蹈對漢代審美風尚的精準把握和舞劇語言、字幕旁白的輔助,現場的觀眾對該劇劇情均有比較準確的理解,大家在對劇中樂舞伎人的命運扼腕嘆息的同時,也深深折服于漢代氣質的恢宏、博大,以及盤、鼓舞的輕盈綽約,贊嘆中國古典舞蹈的不朽魅力,這無疑燃起了中國古典舞在演出市場上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精美絕倫的大型舞劇竟出自一位八十一歲高齡的老翁——中國舞蹈界元老級人物、北京舞蹈學院資深教授
《銅雀伎》中音樂、服裝、舞美的設計特色鮮明、文化歷史感強。舞劇中的音樂由已負威名的青年作曲
“舞蹈家的搖籃”——北京舞蹈學院將于今年9月迎來建校55周年的生日,近年來學院狠抓教學質量,大量優秀舞蹈教學成果不斷涌現,人才輩出。此次學院整體校慶系列活動將以多部教學實踐舞劇回報國家、服務社會,與百姓共享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舞蹈藝術發展的杰出成果。其他幾部舞劇將于國慶前后陸續上演,屆時將與舞蹈愛好者們共饗盛宴。愿這一道清新古樸之風遍吹十月的京城,為首都的演出市場添加一道新奇靚麗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