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第三小學門前的學安路煥然一新。一條融合航天科普與校園文化的特色道路,成為師生與家長眼中的“網紅打卡地”。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學校以“時空探索教育”為核心,通過“設計征集 — 師生共創 — 文化落地”的創新模式,讓學安路成為流動的育人課堂,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充滿科技與藝術氣息的成長禮物。





為落實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要求,打造安全、溫馨的通學環境,豐臺區鼓勵全區各中小學校與交通部門、街道社區密切配合,積極探索以彩化、美化“學安路”為載體,發動師生開展創意彩繪實踐活動,繪制出展現校園文化特色、傳遞教育愛與溫情的“彩色學安路”。
自“彩繪學安路”活動啟動以來,學校圍繞 “時空探索教育” 理念,面向全體師生發起設計征集。活動以“校園之星”、“校訓內涵”、“校園生活”三大主題為核心,鼓勵學生通過繪畫、AI 設計等形式參與創作。短短兩周內,共收到 230 份作品,其中繪畫作品 205 幅、電子作品 25 份,涵蓋火箭、宇航員、星云等航天元素及班級活動、學生風采等校園場景。學校組建評審團隊,從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視覺美感等維度評選出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學生對 “博學、樂創、至善、盡美” 校訓的理解,更通過校園之星形象創作,勾勒出小航寶的成長畫像。
部分學生代表參與了學安路星際圖景的繪畫。他們用顏料點綴出星星的閃爍質感,畫出彎月的溫柔弧度,還在月亮周圍添上夢幻的光暈......同學們一邊繪畫,一邊互相交流著對宇宙的憧憬,分享著自己筆下每個細節的創意來源,仿佛將對太空的向往都傾注在了繪畫過程中。





漫步學安路,航天元素與校園文化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視覺語言。道路顯眼位置設置的航天主題文化墻,以活潑的卡通風格呈現火箭升空、宇航員漫步星際等場景,既傳遞“減速慢行” 的安全提示,又潛移默化地普及航天知識。各大星云圖也成為學生討論學習的熱點。校門口左右兩側的展示區,更成為了校園文化的“微窗口”,繪畫作品記錄的校園生活場景,展示出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當清晨的陽光掠過色彩斑斕的學安路,孩子們踩著繪有行星軌跡的地面,帶著對宇宙的好奇與校園的熱愛闊步前行。這不僅是一條安全通道,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樣本,讓教育的溫度隨著每一步腳印延伸至更遠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