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全面推進通州區中小學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展現勞動教育與食育融合的創新實踐成果,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次渠家園校區于2025年6月13日舉辦"烹"然心動勞動美,"食"踐探索促成長——通州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實踐與創新活動,手拉手學校豐臺區東高地二小線上參加本次活動。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吳洋老師,通州區教委小教科負責勞動教育的商建龍老師,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技活職成部劉士東主任,研修員王占利、丁佳老師,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次渠家園校區商學芳校長、李雙梅副校長,黃小燕主任、柳京京副主任,通州區各中小學校勞動教育主管領導和學科教師等六十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當天,課堂展示環節亮點紛呈。沈志軍老師執教的《體驗傳統美食制作——搖元宵》一課,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傳統美食的制作過程,感受了勞動的樂趣和傳統文化的魅力。王小杰老師的《我會包餃子》課程,則融合了傳統文化與實踐操作,讓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學習餃子的歷史,鍛煉動手能力,弘揚了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王林燕老師的《創意花饃設計與制作》課程,更是將傳統技藝與創意結合,讓學生們在勞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培養勞動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孫秀杰老師的《營養涼拌菜》課程,也讓孩子們親手采摘蔬菜、調味,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涼拌菜,培養了健康飲食習慣和團隊協作精神。
在成果展示環節,烹飪營養實踐成果在風雨操場上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從搖元宵、磨豆漿到包粽子、熬臘八粥,從家常美味到冰皮月餅、創意花饃等創新美食,每一個攤位都展示了孩子們的勞動手藝和對美食的熱愛。同時,農業生產勞動任務群課程成果也備受矚目,水培植物、蠶寶寶養殖、慧耕園種植等項目,讓孩子們親近土地,感受農業生產的艱辛與樂趣。在傳統工藝制作任務群課程中,扇面、剪紙、京劇臉譜、畫皮影等傳統藝術項目,更是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學校匯報環節,通州區研修中心教研員丁佳老師主持了本次研討交流活動。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次渠家園校區李雙梅副校長以“煙火課堂育童心,食育勞動潤成長”為主題,分享了學校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她深入闡述了“勞動+學科”的融合創新思路,并詳細介紹了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設計,為在場眾人帶來了一場極具啟發性的知識盛宴。在勞動經驗分享環節,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學生代表紛紛發言,分享了自己在勞動教育中的感悟和建議,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最后,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的吳洋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精彩點評。她高度肯定了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次渠家園校區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并指出勞動教育不僅是學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她希望更多的學校能夠加入進來,共同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勞動中發現美、創造美,并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
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次渠家園校區將繼續堅持“五育并舉”育人方針,以課程為載體、實踐為路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掌握基本勞動技能,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切實發揮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綜合育人功能,為培養“人格擔當,志正修遠的美好生活創造者”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