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上午,由北京市教育學會、豐臺區教委、豐臺區教育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暨北京市教育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豐臺分論壇,在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舉辦。本次論壇緊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五育并舉,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精神,以“京劇融合五育 課程浸潤成長”為主題,立足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踐行五育融合的理念,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共同探討課程實踐,以首善標準,共同推動首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領導嘉賓簽到
北京市教委學前教育處處長陳德時、北京京劇院原院長劉侗、北京教育學院原黨委書記馬憲平、北京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程舟,豐臺區委教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楊曉輝等眾多領導、嘉賓,豐臺區教委學前科、統宣科、基教二科、組織科、財務科、發展規劃與政策研究科、體美勞科,豐臺區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監事長、德育專家及北京市各區縣幼兒園、中小學的園長、校長、教師們共同參與了此次盛會。
師幼京劇表演展成果
活動伊始,群英幼兒園的孩子們以“小燈官”“美猴王”“黃忠大將軍”等經典京劇角色驚艷亮相,萌動活潑、自信自主的表現深深感染了在場觀眾。老師們帶來的“捧印”“相思遙”等戲曲節目,剛勁與柔美兼具,彰顯出幼兒園“靜雅思遠”的價值追求,現場掌聲雷動,充分展現了幼兒園15年來在京劇教育方面的顯著成果。
娃娃京劇藝術團表演的“賣水”,小梅英們靈動俏皮、活潑自信。
男孩子表演的《定軍山》,步伐沉穩、眼神堅毅,有模有樣地表現老將軍黃忠的神韻。
老師們粉墨登場,動作剛勁有力,“穆桂英”的巾幗風采盡顯,原京劇院司小麗老師高亢激昂的專業唱腔,更彰顯出群英京劇藝術團的教師對京劇傳承的熱忱。
京劇《美猴王》趣味滿滿,小家伙們扮成“孫悟空”,抓耳撓腮、歡蹦亂跳,盡顯童真,家長資源的融入,更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一種具體體現。
小燈官們搖晃著小腦袋出場時更顯萌動可愛,使我們看到了京劇帶來的成長力量。
教師表演的古典舞蹈《相思遙》,融合了古典詩詞的意境、京劇的戲腔念白等元素,展現了古典文化與舞蹈融合的獨特魅力。展示我們教師隊伍的多才多藝和融合創造能力。
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尚遠老師憑借專業主持,讓師幼節目中的文化內涵得以充分展現。
主旨論壇
論壇活動開始,本次論壇由北京市教育學會戲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劉燕君老師主持。
領導致辭
豐臺區委教工委書記、豐臺區教育委員會主任楊曉輝、豐臺區教育學會副會長王薇為大會進行致辭。
楊曉輝書記:京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精粹,群英幼兒園的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在范園長和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15年堅持以京劇作為一個載體和平臺,把五育的各項有關內容融合到這個平臺當中,是特別積極有效的。我今天特別欣喜的看到,群英幼兒園立足園所實際,抓住課程和課堂這樣的一個核心,充分的鏈接各類社會資源,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三個方面的有效性。特別期待我們各位領導、專家能對群英幼兒園以京劇來融合五育的探索給予更多的指導建議和意見,同時也給我們豐臺教育的發展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幫助我們把教育辦得越來越好。
王薇常務副會長:群英幼兒園構建的浸潤課程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展及教育規律,完美融合五育理念,將國粹京劇創造性轉化為園本課程為幼兒成長筑牢根基,為區域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樹立了典范。本次論壇,將進一步促進園所校際間的深度交流合作,有力提升區域整體傳統文化教育水平,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校園、在幼兒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多元分享聚焦課程實踐
主旨報告
范建華園長結合群英幼兒園“十五年”京劇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進行了主題為“京劇融合五育,課程浸潤成長”的主旨報告,群英幼兒園堅持“文化育人 融合發展”的教育理念,依托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的方式,整合適宜優質的社會資源、文化資源,凝聚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教育合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落地生根。
豐臺區群英幼兒園 書記園長范建華
大會發言
北京趙登禹學校的書記校長徐唯,海淀區紅星幼兒園太平路園園長郭新,也分別進行了大會發言,圍繞傳統文化教育進行交流與分享。
課程故事
在論壇上,教師、家長與畢業生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幼兒園里的課程故事。他們帶來的一個個生動案例,將京劇的精神、美學與智慧巧妙地融入幼兒園主題活動。在這些活動里,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京劇藝術的魅力,還在充滿趣味的活動中收獲了成長,展現了幼兒園課程實踐成果。
講述者:大班 李晶老師
講述者:中班 崔鑫悅老師
講述者:大班 王佳瑜老師
畢業生家長代表:靳泓羽小朋友媽媽
幼兒園畢業生代表的故事
結對幫扶共促發展
在眾人見證下,現場群英幼兒園與西昌市東風幼兒園簽署了結對幫扶協議,秉承“全力幫扶、共同提高”原則,旨在提升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保教質量,讓涼山孩子享受更優質教育。
范建華園長 宋春霞園長
領導專家點評寄語
贈書活動
北京京劇院的原院長劉侗一直關心和指導群英幼兒園京劇教育的開展,大會上為群英幼兒園贈送珍貴的京劇教育書籍,這既是對群英幼兒園15年京劇教育成果的肯定,也表達了對未來繼續開展京劇教育的期待與支持,彰顯了劉侗先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專家點評
北京教育學院原黨委書記馬憲平,結合本次論壇活動進行了點評
群英幼兒園充分的利用環境、內容、資源、課程,盡可能的把京劇藝術滲透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是非常需要我們去反復思考的。幼兒園的孩子一定是啟蒙的過程,在生活情景中體會、理解、感受、認識,逐漸形成基本想法或者理解的一個過程,群英的京劇教育經驗是可推廣可應用的。希望進一步的發掘群英幼兒園在傳統文化教育的做法,能夠為北京乃至全國更多的幼兒教育和學校教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領導寄語
北京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程舟
群英幼兒園15年的精耕細作,不僅探索了京劇元素與幼兒一日生活的契合點,將京劇的精神美學與智慧巧妙地融入到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獨具特色的系統,完整的京劇主題課程體系。他們在京劇教育中的“群英經驗”,非常系統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經驗。今天“京劇融合五育、課程浸潤成長”別具特色的論壇,為北京市基礎教育整個論壇的教育生態提供了非常好的貢獻。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在群英幼兒園這片沃土上茁壯的成長,將來帶著這樣一份自信走上人生更精彩的舞臺。
參觀傳統文化教育成果
大會論壇環節結束,領導、專家和老師們懷著滿心期待,走進群英幼兒園傳統藝術體驗活動的現場,共同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將活動再次推向高潮。
泥塑區小朋友們與非遺大師北京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老師友愛互動,小手揉捏彩泥,不一會兒,小雞、小豬、兔爺在小朋友們的手中應運而生。
茶藝區,茶香裊裊,伴隨著老師們彈奏的古箏、琵琶的悠揚樂曲,參觀的老師們手持茶盞、輕嗅茶香,靜享悠然一刻。
國畫體驗區,老師們拿起毛筆,浸潤墨香,體悟書法之美。我們的家長志愿者為體驗的老師們送上親筆寫下的祝“福”。
群英幼兒園十五年的探索歷程,形成了以京劇教育為切入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科學實踐經驗,未來群英幼兒園將以本次論壇的收獲作為發展方向的引領,繼續探索構建融合五育理念的幼兒園京劇教育主題課程,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帶著一顆中國心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