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主辦、CAAI中小學工委會和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天池杯”全國中小學科技少年AI領航計劃公益活動(下文簡稱“AI領航計劃”)9月24日在京發布,并啟動報名,9月底至11月上旬在阿里云天池平臺上相繼開啟了“AI大師課”、“AI公開課”、“AI訓練營”和“AI闖關挑戰賽”,截至目前,已有6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注冊報名參加活動。在這場如火如荼的青少年AI教育推進活動中,來自新疆烏魯木齊八一中學的李天宇老師和四名學生表現搶眼——不僅李天宇老師是領航計劃“AI公開課”的主講老師之一,該校的這四名學生也在初級賽道排名非常靠前。

圖1 李天宇老師
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這6000多名參加“AI領航計劃”的學生中,大部分是有一定編程基礎的,但這并非因為活動設有門檻。事實上,“AI領航計劃”中的“AI訓練營”開設了一門必修課和兩門選修課,其中的必修課讓零基礎的中小學生也能從頭開始學習Python和算法初階知識,結合“AI領航編輯器”,帶領選手邊學邊練,掌握參加初級賽道的編程能力。學完之后,就可以立刻學以致用,參加初級闖關挑戰賽。如果排名靠前,還可以晉級到高級挑戰賽中。
無論是有基礎,還是零基礎,天池杯“AI領航計劃”都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平臺、一次機會,幫助他們打開視野、激活思維、深入學習AI知識和技能、學以致用。尤其是學以致用,“AI領航計劃”可以說是“學完即用”的無縫銜接,又設有多檔獎金的硬核激勵,可以說是張開懷抱、滿含期盼地對同學們說“快到碗里來”。
李天宇老師的學生——董錦萱、蔣鈞鵬、劉彥辰、武之羲——就是積極“跳進碗里”的四名“AI領航員”。李天宇老師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本科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的專業是現代教育技術,這是一個兼具著信息技術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交叉性學科。可以說,為了成為一名中學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實力舵手,他在求學階段已經做足了準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一所中小學校里有一位或幾位老師懂信息科技、熱愛人工智能,如果這一位或幾位老師愿意把身心撲在培育學生上,那么這所學校的信息科技學科及社團就會成為特色和亮點。烏魯木齊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在人工智能和科創相關的各級各類競賽中,李天宇老師的學生們不時地摘金奪銀,捧回一塊塊獎牌;李老師也在2019年獲得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優質課的特等獎,并推動烏魯木齊八一中學里逐步形成了項目式學習的STEAM教育,以及科創融合的人工智能體系課程群,還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

圖2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開設人工智能課程
目前,董錦萱、蔣鈞鵬、劉彥辰、武之羲四位同學在“AI領航計劃”闖關賽初級賽道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尤其是董錦萱和蔣鈞鵬,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代碼,在賽制規定的每天兩次提交代碼的額度內,不斷刷新自己的排名,常常在榜首的位置上你爭我搶、力爭上游。
董錦萱今年上高一,她從五年級開始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的內容,學過python語言,了解了一些AI的基本運算原理,對于監督學習、非監督學習、強化學習等算法有一定的認知。在“AI領航計劃”的闖關挑戰賽中,她的排名從30多名上升到前五。“剛看比賽介紹的時候,我覺得這好像就是一個普通的算法設計的比賽,但真正參加比賽后,我發現這個比賽對綜合能力的考察是很到位的,很有意思。”董錦萱說,“對于高級賽道,哪怕不為得獎,我也會努力去參加的。”

圖3 董錦萱同學
在烏魯木齊八一中學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里,董錦萱已經晉升為大師姐,她經常輔助老師指導學弟學妹們,幫他們完善設計項目、一起解決問題。她說未來還會繼續學習人工智能,“越是了解人工智能相關的知識,越能感覺到它里面所蘊含的力量是無窮的,我覺得人工智能一定會是世界將來主流的發展領域。”
劉彥辰今年初二,目前主要在學習python,“AI領航計劃”中的“訓練營”和“公開課”對他來說既難度適宜,又正中所需,大部分課程他都能聽懂、能吸收。和大師姐一樣,他也想要沖擊高級賽道。

圖4 劉彥辰同學
武之義今年初三,他去年參加了一個創意編程大賽,獲得了一等獎。他也是從小學就開始學編程,并暢想著以后能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工作。

圖5 武之義同學
蔣鈞鵬今年也是初二,他已經參加過NOIP入門組和提高組的比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AI領航計劃”闖關挑戰賽中,他一度位列初級賽道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依然在每天晚上抽出時間完善代碼、提交代碼,希望能以前十的名次晉級高級賽道。憑借著對人工智能的強烈愛好,蔣鈞鵬表示未來“肯定是會從事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

圖6 蔣鈞鵬同學
“大師姐”董錦萱說:“人工智能的比賽帶給學生的收獲遠大于比賽本身,參加過比賽后心里就有數了。”她認為,參加比賽,就能逐漸明白一件事情該怎么籌劃調控,該怎么按部就班地進行,還能學會如何在比賽和學習中取得平衡。“我覺得從我們實驗室這些同學身上能夠看到,科創教育、智能化教育給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意義非凡的。”
與此同時,她也意識到,就全校范圍來說,真正能參加到人工智能競賽中來的同學還是挺少的,她希望這樣非凡的成長機會能夠讓更多的同學共享,而“AI領航計劃”就是一個零基礎學生也能上手學習和參賽的活動,她也在鼓勵周圍的同學參加這個活動。
李天宇老師從中學一線教師的角度分析,他認為“AI領航計劃”既為青少年提供了比較落地的人工智能科普課程,又能夠從高校院所請來一流專家做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講座,為更多學生提供了入門人工智能編程的機會,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人工智能前沿知識上的補充。
在天池杯“AI領航計劃”的啟動儀式上,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黃鐵軍教授為全國中小學生線上開講了“AI大師公開課”的第一堂課。人工智能是科學還是技術?黃鐵軍教授以這個問題為起點,從傳統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講起,講到科學和技術的內涵與辯證關系,最后討論了數學的本質。他用開放性的思維、廣博的知識面,深入淺出地讓同學們了解到科學是研究自然存在的事物,而技術是創造發明新的事物,不一定是先有科學才有技術,人類歷史恰恰是先有了很多發明創造性的技術,后來才有科學研究揭示出這些技術背后的原理和規律。而人工智能就需要做出很多新的創造發明,同時也需要交叉融合各種科學和技術。
這是一堂黃鐵軍教授專門為中小學生精心準備的人工智能啟蒙課,他將人類歷史中許多重大科學、技術的發展用一個思辨的問題緊密編織在一起,深刻而不晦澀,充滿啟發性,讓中小學生也能聽得懂,并學會思考。
李天宇老師就表示,黃教授講的大師課對他非常有啟發。“我原來給學生上課,講的更多是比較經典的人工智能的理論和模型,但是上次聽完這個黃院長講座之后,就發現可以通過類腦的模式,或者更加新穎的方式看到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過程,這極大地拓寬了我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的認識。”
天池杯“AI領航計劃”仍在航程中,對人工智能有興趣的同學們隨時可以登艦起航。主辦方歡迎廣大青少年繼續踴躍注冊報名,聆聽大師課、暢游公開課、解鎖訓練營,最后在闖關挑戰賽中一試身手!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