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21日電“柑橘樹冬季管理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病蟲害該怎么防控,農藥配比多少合適?”……農技推廣、培訓專家付玲日前來到甘寧鎮柑橘基地做技術指導,不少農民圍攏過來,咨詢相關問題。
作為重慶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萬州區分校校長,22年以來,付玲一直奔走在田間地頭,為莊稼健康成長“貼身服務”!耙淖冝r村落后的傳統種植技術,就必須引進、推廣先進農業科技,同時讓農民愿意學、學得會!备读釋τ浾哒f。
萬州區農村經濟大多以傳統種植養殖業為主,付玲一直思考:農技培訓、推廣怎樣才能更符合基層需求?通過廣泛調查,付玲選擇在部分村試點建設農民田間學校,每個學校招收30名骨干學員,將農技培訓講堂直接開進田間地頭,在種養關鍵期每周培訓一次,對接農民需求,有效解決問題。
時近隆冬,海拔近千米的鐵峰山上濃霧彌漫,天氣很冷,但一聽說農民田間學校開課了,桐元村獼猴桃種植大戶都準時聚攏過來。這堂田間學校所授課程是“獼猴桃管護技術”,課程環節先是學員分組,討論目前的農事活動和技術難題,接著各組小組長分別上臺介紹,并聽專家現場點評,最后是走進田間地頭直接操作、指導。
課堂上,聽說村里幾戶農民獼猴桃今年都實現了高產,種植戶陳明芬發問了:“別人能豐收,為啥我家的卻減產了?”“是不是肥料配比沒調對,還是與病蟲害防控沒做好有關?”……大伙兒討論很熱鬧,都把自己經驗拿出來給陳明芬參考。后來下地一看,發現是陳明芬家獼猴桃修枝沒做到位,影響了產量。
結合陳明芬遇到的問題,付玲“支招”,建議她修枝時‘三去三!保喝ト踔,保強枝;去密枝,保稀枝;去夏枝,保春枝。“這樣才能保障穩產高產!备读嵴f。
在付玲的帶動下,目前萬州區已創辦了農民田間學校40所,不少農民覺得,田間學校的課好懂、管用。龍立村是蔬菜種植大村,村民熊同正是村里第一批農民田間學校學員。他說:“以前農技培訓,不少是填鴨式的,效果不是很好,F在農技專家講課內容,直接與農戶種植相關聯,不僅討論生產問題,還指導怎樣判斷市場、如何應對風險,大伙兒都有興趣!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基層農技推廣干部擔負著幫助農民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任務!备读岜硎,希望依托農廣校的科技推廣、培訓平臺,帶動、培育一批有技術、懂市場的新型農民,使農業真正轉型升級。
丁書清是付玲帶出的農村致富帶頭人之一。參加農廣校創業培訓班時,他已是當地有名的“養雞大王”,但在銷售上卻屢屢遇到問題,于是決心“回爐”學習。丁書清把學到的經驗用于實踐,組建了專業飼養技術和管理團隊,并借助農廣校聘請一批技術顧問,建起了500多畝生態雞養殖基地。
“創業培訓課,既擺道理,更講案例,讓我學到了用長遠眼光發展傳統產業,要善抓機遇,重視科技含量和管理效率。”丁書清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