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才苑教育集團總裁王繼柱。
中小學教育培訓業是個巨大的市場,育才苑教育集團總裁王繼柱認為,在培訓業新一輪洗牌中,大機構綜合化、多元化發展,專業機構差異化連鎖經營將成為趨勢,公信聯盟將成為促使行業競爭進入有序化、團結化發展的新坐標。
概況
育才苑教育集團是一家涉及中小學、文體藝術、職業認證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教育培訓機構。依托北京雄厚的教育資源,秉承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教育服務,并倡導“N對一”的教學模式,積極打造中國個性化輔導旗艦品牌。目前,育才苑已經在全國18個省、38個城市建立了100多家個性化輔導分支機構、強大的教研機構、優秀的教師團隊、“一站式輔導”體系,成就了數萬名莘莘學子的夢想,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廣泛贊譽。
對話·育才苑教育集團總裁王繼柱
教育培訓將重新洗牌
京華教育:您所在的行業發展情況如何?
王繼柱:目前課外輔導行業發展情況大體可以用16個字形容:市場巨大、高度分散、連鎖多元、品牌核心。
中小學的教育培訓有超出3000多億元的巨大市場,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長。我國現有2億多的中小學生。而在大中城市,70%以上中小學生在課后接受各種各樣的輔導,市場需求巨大。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中國的教育培訓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資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屈指可數,而且沒有一家機構市場占有率達到1%,呈現高度分散。
教育培訓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階段,大機構將出現綜合化、多元化發展,專業教育機構將突出差異化,進行連鎖經營,融資后的教育機構為了擴張,將繼續收購全國地方大型教育機構,小機構為了生存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尋求教育藍海戰略,打造發展初期的核心競爭力。中小機構發展面臨著危機,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學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風險能力低下,在行業“大洗牌”中步履維艱,教輔機構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與品牌化的趨勢成為必然。
行業需要規范的標準
京華教育:就您觀察,行業內部可能存在著不公信的問題有哪些?
王繼柱:教育輔導行業存在的不公信問題主要集中這幾個方面。第一,收費混亂。第二,退費困難。第三,名實不符。對外宣傳與實際體驗諸多不符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師資、服務教學環境等。
京華教育:您認為有效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王繼柱:解決途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建立行業標準。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有類似的發展軌跡,而行業的發展必須進行有效的規范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行業標準。同時要加強教育,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強化行業規范經營意識。
第二,加強行業自律。加強教輔機構內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強全員的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其“志正”,“志正”則“行準”。強化行業自律正是教輔行業協調發展的促進劑、潤滑劑。
第三,回歸教育本質,把教育當做我們的第一要務,真正掌握“因材施教”的博大思想,先找到學生的“材”,再找尋篩選適合的教育方法,實施“N對一”教育,使學生的“材”得以發揚光大。公道自在人心,只有學生、家長和社會負起責任,公信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公信聯盟多方受益
京華教育:在提升公信力和口碑方面,您所在的機構做了哪些努力?
王繼柱: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提升公信力和口碑:第一,做正確的輿論引導,做符合實際情況的宣傳,不夸大輔導的效果。不泯滅孩子個性,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第二,推行真正的個性化N對一輔導,一個學生一套方案,一個學生一個教師,考試專家、心理專家如調琴師一樣隨時跟進;第三,強化后期服務,注重非智力因素的管理,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第四,內引外聯,建立強大的教研團隊,確保我們掌握最前沿的教育資訊。
京華教育:如今,京華時報牽頭成立教育公信聯盟,您怎么看?
王繼柱:我始終有這樣一種觀點,教育做的是未來的事情。京華時報牽頭成立教育公信聯盟,首先對于這個行業來講是一個善舉,非常有利于推動行業標準的形成以及行業規則的制定;其次,也是一個時舉,符合當前時宜的舉措,這一行業發展到現階段,缺的就是一個領頭羊,一種公信力;第三,也是一個義舉,它將使以前亂象叢生的競爭之態找到一個坐標,會使競爭進入有序化、團結化,會促進這一行業朝著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逐步加強口碑建設
京華教育:今年你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明年如何規劃?
王繼柱:在教學上,我們更加突出了針對性、保障性和專題性。針對性就是要切實地找到學生實實在在的學業水平的起點,為孩子提供符合其水平的教育;保障性就是要在保障學生非智力因素上下工夫;專題性是專門針對畢業班(初三、高三)學生制定的學習策略,幾年的實踐證明效果的確很有效。
管理方面,我們實行的是“精細化管理”的思想,每一件事情都要責任到人,要求到具體的時間,監控具體的過程,反饋執行的結果。服務方面,我們完全以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為主。
明年,我們將繼續執行我們的既定計劃,加強口碑建設,提升公信力,緊緊抓牢“教育”的真諦,鞏固我們的教學模式,強化教研工作,服務家長,服務學生,回饋社會。
公信評價
學生:
這里的老師都特別和藹可親,中午還問我想吃什么,主動給我訂飯,有種家的感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覺學習的思路清晰了,能抓到重點了,老師很注重學習方法。
家長:
孩子在育才苑輔導了一段時間,成績提高倒是其次,關鍵是懂事了。他以前從來沒有給我倒過水,都是我伺候他,現在不僅對我噓寒問暖,還給我洗腳,我這才找到當媽的感覺。
家長:
育才苑學校不僅嚴格監控整個施教過程,回家后還發短信提醒孩子先把課堂筆記看兩遍再寫作業。這里的老師很負責任,有耐心,有愛心,把孩子交給他們我很放心。
本報記者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