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是蘇明娟的代名詞。“很多人都知道希望工程的‘大眼睛’,我真實的名字大家反而不知道。”蘇明娟笑著說。
10月29日,再一次回訪“金寨縣希望小學”。看著寬敞明亮的教室,蘇明娟感嘆,實施了25年的希望工程,通過知識改變了一批又一批大山里貧困孩子的命運。
希望工程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于1989年10月30日發起,依托各級共青團組織具體實施的社會公益事業。1990年5月,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在金寨縣南溪鎮落成,以此為起點,全國先后建起18396所希望小學。
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長大的蘇明娟,當年一張充滿求知渴望的大眼睛的照片讓她為人所熟知,也讓她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感恩,這是我最想表達的。希望工程25年了,它幫助了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貧困孩子,讓他們的夢想成真。”蘇明娟說。
現在的蘇明娟已經在合肥一家銀行上班,平時工作很忙,但如果有與希望工程相關的慈善活動,她會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為它鼓與呼,“今后的路還很長,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以當年那雙純潔的‘大眼睛’去看待生活,看待社會,把今天的感恩化作明天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把愛的接力棒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