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宅在宿舍玩網絡游戲,到天天上圖書館學習。這個學期,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營銷專業111班的楊春和他的3名室友的夜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變化源自學校黨委書記葉仁蓀和他們的一次談話。
2013年至2014學年,江西理工大學黨委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工作,實施了領導聯系班級等“三聯系”工程,每一名校領導都要擔任一個班級的班級導師。班級導師除了參加班級集體活動和為學生舉辦講座外,還要深入宿舍、課堂,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并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
葉仁蓀擔任經濟管理學院營銷專業111班的班級導師,在一次夜訪學生宿舍的過程中,他發現楊春等4名學生在玩網絡游戲。
“看到你們這樣,我的心都在流血。”楊春至今仍清晰記得葉仁蓀書記對他們說的每一句話。“多想想在家辛勤勞作的父母,一定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時光。”楊春說,葉仁蓀在向他們講述沉迷網絡危害的同時,告誡他們要對自己負責、對人生目標要有規劃。
“葉書記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和我們談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我們。”楊春說,這一番話讓他和室友們醍醐灌頂,大家決定痛改前非,努力學習。于是,這個昔日的網游宿舍變成了現在的學習型宿舍。
實施領導聯系班級制度以來,在江西理工大學,像楊春宿舍這樣發生積極變化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經常幫助學生們解決學習和生活的問題,這些班級導師還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專業的大師兄”“生活的消防員”。
通過走訪宿舍、深入課堂,與同學們談心,擔任班級導師的學校領導也更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在制訂各項管理制度時也更加有的放矢。除了9名校級領導外,江西理工大學全部155名處級以上干部均擔任了班級導師。
“育人是高校最重要的功能,隨著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高校的育人功能有所弱化。”葉仁蓀說,江西理工大學開展領導聯系班級工作,就是要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大學的育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