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QQ群、博客甚至微博等通訊工具和網絡交流方式的迅速興起,讓傳統上門家訪變得漸行漸遠。
以前學生都是就近入學,老師家訪起來很是方便。如今卻不然,一個班學生可能分住在城市東西南北,要想做到逐一家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況且,現代社會,許多家長為生活所迫,不是長年加班,就是到處奔波,很難抽出時間留在家里等老師上門。由此可見,傳統的家訪形式,確實很難在現代社會中找到“用武之地”。
好在隨著社會進步,各種通訊方式蓬勃興起,為老師與家長交流提供了新渠道。無論是QQ群、電話還是微博,都能確保老師與家長無障礙地進行溝通。事實上,家訪目的在于真實全面地了解學生個人及家庭教育狀況,老師通過QQ、電話或其他電子通訊工具,同樣能夠達到這一目的。而且,相對于傳統家訪,電子家訪既不受場地的限制,亦能節省老師與家長的大量時間,可謂優點多多。
當然,作為一種新家訪形式,電子家訪也算不上十全十美。畢竟,通過電子家訪,老師很難了解學生真實的生活環境,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不過這一缺陷,可以通過家長的努力得以彌補,比如,家長可以通過照片、視頻等形式,幫助老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條件與生活環境,從而彌補老師不能親臨現場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