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規劃 分步實施 規范化與優質化并舉 政府投入與資源整合兼顧
通州學校建設“硬件過硬,軟件不軟”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規范化與優質化并舉,政府投入與資源整合兼顧”是通州區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采取的策略,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區教委以“初中建設工程”、“小學規范化建設工程”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為契機,狠抓學校規范化建設!笆晃濉币詠恚珔^學校工程建設全面提速,總投資13億多元,新建了臺湖學校、龍旺莊學校、于家務中學、新三中、覓子店學校等10余所現代化學校,同時強化基礎教學儀器和先進教學設備的配備管理,加強校園網、多媒體教室的建設,教育硬件設施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城鄉教育資源配置逐步優化,均衡發展效果顯著。
硬件過硬,軟件不軟。近年來,區教委把推進學校特色建設作為實現學校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科學規劃,引導學校從辦學思想、課程、教學、活動等方面進行探索,開展深化學校辦學特色研究,努力實現區域義務教育特色發展,涌現出一大批特色鮮明,有著先進理念的學校。
通州三中:
繼承傳統 打造未來

通州區第三中學前身是1915年創建的京兆女子師范學校,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2010年6月7日,新通州三中在潞城鎮胡各莊村南破土動工。結合布局調整,將胡各莊、南劉兩所初級中學并入通州三中,使新三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2011年9月1日,這座設施齊備的現代化學校在新城東部拔地而起。
新通州三中投資3.5億元,總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包括初、高中教學樓、體育館、報告廳、學生食堂以及學生公寓等。一次建成5.3萬平方米的學校,通州學校建設史上從未有過。學校還擁有大規模太陽能熱水系統和光伏發電系統,可以供應校內生活、淋浴熱水和室內外照明。學校還有污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的水循環系統,大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該校在教學管理中實行“雙核心”管理模式,一是以年級為核心,由年級長負責本年級各學科日常教學工作,包括學科教學計劃的落實、階段檢測與質量分析、教學經驗交流與研討、青年教師培養等工作;二是以教研組為核心,由教研組長負責落實學科教學目標,研究學科整合及整體提升等工作!半p核心”管理模式使年級組、教研組的凝聚力得到加強,團隊精神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教學是核心,提高辦學質量是目標,通州三中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入進行“提高課堂有效性”研究,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了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現代化教育接軌,該校不斷加大對教師專業培訓的力度,支持老師參與國家、市、區課題研究,組織“秋實杯”、“ 新星杯”課堂評優活動,加強學科內、學科間、初高中間教師相互交流。近年來,該校還堅持開展校本培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通過骨干教師說課展示和課題研討等活動,促進教師加速成長,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此外,通州三中還開展“健全人格,完善自我”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每年兩次的愛心基金捐助發放、紅十字自護自救培訓及逃生訓練等活動,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本學年,該校順利通過全國紅十字模范校驗收,成為通州區唯一一所全國紅十字模范校。
覓子店中學:
繼往開來 尋求發展

2011年9月1日,總投資1.2億元的覓子店中學新址落成。該校每班均配備了先進的手寫電子大屏,各種教學儀器與設備齊全,擁有音、美、勞、書法、史地專用教室,數字化教室,心理咨詢室,學生機房,150平方米的形體教室和可以容納300人的階梯教室。結合布局調整,將侯黃莊中學并入覓子店中學,學校的落成為通州農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近年來,覓子店中學不斷追求卓越,堅持依法治校、制度建校、質量立校、以德興校、科研強校,積淀了 “尚德、求真、開拓、圖強”的學校文化。
覓子店中學堅持活動育人,突出抓好學生的“高標準、嚴要求、求實效”的行為養成教育,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產生好行為、好習慣的成功體驗。該校還依據“守則”與“規范”開展行為規范育人,以“孝育”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通過傳統美德教育教學生“學會做人”。一位學生家長說:“以前孩子逆反心理特別嚴重,曾經和我頂撞吵架。學校開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動后,孩子才知道我的辛苦,向我承認了錯誤!
該校還堅持將“推進課堂有效教學研究,形成有效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本學年圍繞“高效課堂──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教研主題開展深入研究。教師在課堂上逐漸摸索出了“以生為本,學生小組合作互助”的教學模式。模式的變化,對于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于家務中學:
承傳統文化 育厚德學子

2008年9月,于家務中學新址落成。結合布局調整,將渠頭中學并入于家務中學。學校建筑面積32500平方米,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14.4臺,每個教室均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展臺,安裝了電子白板,F代化的專業教室,標準化的運動場,人性化的師生公寓,彰顯著學校的時代氣息。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校園文化廣場上那尊6米高的孔子行教銅像,還有四配十二哲雕像以及圣人身后的“孔子語錄長廊”,共同構成了該校獨有的人文景觀。2009年起連續三年,全校師生鄭重地紀念至圣先師孔子誕辰,誦讀儒家經典,傳承傳統文化。
步入教學樓,迎面所見是“厚德礪志,篤學致遠”八字校訓。連廊里古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昭示著學校弘揚中華民族孝親美德。墻壁上墨色飄香的《弟子規》全文,展板上孟子、韓愈、王國維等思想家的至理名言諄諄教誨著師生篤學仁義禮智信。
學校創編了校本教材《崇德悟道做人》系列讀本,《〈弟子規〉易解及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中華傳統美德與現代做人教育》、《“四十八孝子”故事》和《〈三字經〉人物志》。書中用鮮活的故事、淺顯易懂的講解、可行的活動,引領學生踐行仁義禮智信,奠定學生一生高雅的人格品質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自建校以來,于家務中學一直堅持開展“四個一”的行孝活動:即為父母講一個孝道故事、為父母端一杯茶、為父母做一次家務、為父母洗一次腳,并在每學期期末開展 “孝星”評選。
每年四月,學校都舉辦“傳美德、誦經典、潤心靈”校園藝術節,包括“民族杯”誦讀比賽、“經典伴我成長”作文競賽、“書圣人說”硬筆書法比賽等。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繼承傳統文化,最終要落實到師生的一言一行。于家務中學校園內彌漫著傳統文化的氣息,唱響著篤學仁義禮智信的厚德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