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聊城大學的學生義務為一名農村孩子輔導功課,風雨無阻
大學生做家教很常見,“一幫一”和一人教多人的家教也常見,但上三年級的“孤兒”健健卻已經有了上百名大學生家教老師。他們都是(山東)聊城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年級,從健健6歲上學起,他們開始接力義務為健健做家教,至今已經三年。
父母離家8年無音訊
剛滿9歲的健健家住聊城東昌府區柳園街道辦事處馬官屯村,是聊城市一小學三年級學生,因為家庭內部的問題,父母在他半歲的時候離家“失蹤”。雖然健健的爺爺奶奶也多方尋找,但沒有任何音訊,至今兩人也沒有回來過,健健成了一名“孤兒”,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
2009年健健上小學后,爺爺一次去學校接健健回家,無意中收到聊城大學學生張中國和張濱濱發的家教名片,正擔心孩子學習的爺爺喜出望外!拔覀兗邑毨,能不能便宜點?”健健的爺爺穿著一件破衣服搓著雙手央求說,自己和老伴不識字,輔導不了孩子。
了解到健健的情況后,第二天,張中國和張濱濱兩人便到了健健家里,看到健健家空蕩蕩的,有的房間連門都沒有,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健健的爺爺王長貴和奶奶徐二煥多病纏身,家里的六分地是家中主要的生活來源。兩人回校后,把健健的情況告訴了同學們,不少大學生決定無償為健健做輔導,這一輔導就是三年。
家教接力不止
直到“孤兒”上大學
“我特別舍不得他們,一想到他們將來要畢業就想哭!苯〗『蜖敔斈棠膛c大學生們已經建立了非常深的感情,把大學生們當成了家里的一員。
“健健家就是我們大伙兒的家,我們要一屆屆地傳下去,一直把健健輔導到上大學!甭氏劝l起給健健做家教的張中國擔心他們這些人畢業后,健健沒人輔導,于是大家就一起發動更多低年級的同學加入進來。
近三年來,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進來,至少已有百余名大學生參與過對健健的輔導。其實,具體有多少人,他們自己也數不清了,沒有人刻意去記錄。看著健健從一個6歲的瘦瘦的內心脆弱的小不點兒,慢慢地長大,生活得健康快樂,他們覺得很幸福。(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靖心巖 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