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也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并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獨立辦學,分別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名師薈萃,桃李芳菲。在5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道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培養地學人才的搖籃和進行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國內地學教育的排頭兵和國際地學界的知名學府。2008年3月,我校校友溫家寶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任總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區高校云集、學術氛圍濃厚的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的學院路。學校在中外馳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避暑勝地北戴河建有條件良好的教學實習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420余人,博士生導師200余人,碩士生導師43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目前學校設有17個學院,共有1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工程碩士領域、MBA、MPA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和6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專業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4個國土資源部開放實驗室,3個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還建有29個教學實驗室和1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24個專業實驗室,初步建成由科技部資助的國家化石與巖礦標本庫。學校擁有10項國家甲級地質勘查資質證書,地質災害評估、設計和監理甲級資質證書,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證書和全國土地利用規劃機構甲級資質證書。
學校與北京大學共同組建北京大學地學研究中心,與中石化共同組建油氣資源勘查評價研究中心,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備警官培訓基地。學校還與國內地質、石油、煤炭、冶金、水電、化工、城建、交通、地震等10多個行業的百余家科研或生產單位建立了教學及科研協作關系。學校長期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道路,與國內近40家大中型企業簽署了全面、長期、戰略性合作協議。學校重視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俄、法、德、日、韓等30多個國家的80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同40多個國際學術組織建立了經常性聯系,并有70多人參加了有關國際學術組織并擔任職務。每年聘請長短期外國專家達200余人次。學校主辦并公開發行的刊物有《地學前緣》、《現代地質》、《資源與產業》、《中國地質教育》。
2002年10月,溫家寶同志回母校祝賀校慶,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風格”,提出建立地球系統科學體系,把學校建設成為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要求,給廣大師生以巨大的鼓舞,為學校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面向未來,學校將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特色加精品”辦學理念,堅持“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把學校建成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一流大學努力奮斗!
招生院系聯系方式
院系代碼 | 院系名稱 | 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301 | 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 010—82322002 | 賈老師 |
302 | 工程技術學院 | 010—82322624 | 朱老師 |
303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010—82322972 | 宋老師 |
304 | 信息工程學院 | 010—82323183 | 宋老師 |
305 | 水資源與環境學院 | 010—82322281 | 趙老師 |
306 | 能源學院 | 010—82322754 | 劉老師 |
307 | 人文經管學院 | 010—82322518 | 漆老師 |
308 | 外語系 | 010—82322423 | 胡老師 |
309 | 珠寶學院 | 010—82322227 | 魯老師 |
310 | 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 010—82321889 | 李老師 |
311 | 海洋學院 | 010—82322162 | 黃老師 |
312 |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 | 010—82321807 | 余老師 |
313 | 軟件學院 | 010—82321175 | 黃老師 |
314 | 體育課部 | 010—82322397 | 楊老師 |
501 | 地學實驗中心 | 010—82321983 | 楊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