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價值觀演繹成師生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這是一種無形的能動的精神財富。這種共同的價值觀是從校長到教職工的一個共同理念,即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是學校的靈魂,它包括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目標、辦學策略,具體體現在校訓、校風、校規、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則、辦學宗旨、育人取向、培養目標、精神偶像、育人途徑、學風建設、教師形象、校園文化、工作重心、莊重承諾等方面。每一方面都應當精雕細刻,力求使辦學理念在實踐中達到完美。先進的辦學理念對內是凝聚力、向心力,對外就是核心競爭力和品牌。
辦學理念具有繼承性。它是一所學校文化教育底蘊的積淀。以校訓為例,一些擁有百年歷史的名校至今仍延用了學校創建時的校訓:江蘇常州中學的校訓“存誠能賤”是該校校長童伯章先生1918年對新生勉勵的兩句話,四個字,一曰存誠,二曰能賤;天津南開中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系該校創辦人張伯苓先生所題,當年張先生還用冬青草植成標語,警示全校師生;安徽桐城中學的校訓“勉成國器”系近代著名教育家、該校創辦者吳汝綸對學子們的勉勵。一些名校的校歌文化底蘊更豐厚。例如,南京市金陵中學《校歌》:“大江滔滔東入海,我居江東,石城虎踞山蟠龍,我當其中,鐘樓嵯峨,教育之宮,桃李坐春風,思如潮,氣如虹,永為南國雄。”此校歌原為金陵大學和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共同的校歌。還有校旗、?、校史等也是學校文化特色的載體,是十分珍貴的辦學資源。
辦學理念具有前瞻性。它是一所學校奮斗目標與發展方向。每一所學校的存在,都要有體現時代律動的辦學理念,任何一勞永逸的想法都難保時代活力。如果無視社會在發展,還固守原來辦學理念,就會停滯倒退。因此,學校辦學理念必須與時代同步。張家港一中的辦學目標是:“培養真正的人”;北京四中的辦學目標是:“要把北京四中辦成一所高質量、第一流、有特色的能起到示范作用的高級中學,并要努力爭取21世紀初,使北京四中跨入世界名牌中學的行列”;湖南師大附中的辦學目標是:“爭一流,創名牌,出特色,育英才”;北京五中的辦學目標是:“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廣東珠海一中鐘以俊教授接任校長后將“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辦學目標更新為“樂學、求真、從善、創美”。
辦學理念具有導向性。它是一所學校共同思想認識與共同價值觀的引領。天津一中原校長韋力先生說:“辦學首要的是明確學校教育的性質、特點和根本任務。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它必須按照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既定的培養目標,對教育對象從思想品德、知識能力、生活作風等方面施加影響,進行培養。我們每一所學校都應該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方向。但僅僅懂得按照黨的教育方針確立辦學宗旨是不夠的,還應具體化。”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方針和辦學宗旨要各有特色。例如,江蘇張家港一中是“以育人為本”;上海閘北八中是“幫助每個學生成功”;北京四中是“追求教育的高質量”;北京五中“高舉‘三個面向’的大旗,貫徹‘三個全面’的教育方針,實現‘三個特色’”;北京十一學校:“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天津一中:“培養合格人才”;上海建平中學:“讓優質教育走入尋常百姓家”;江蘇常州中學:“面向全面、全面發展”。
一所學校一旦擁有了對學校發展有先導作用的先進理念,那么這所學校不僅有個性有張力,而且有生機有活力。(作者:安徽省潛山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