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誠信、至善,培養有修養的幸福人
(學校特色教育匯報)
左家莊二小 趙書明
一、 特色教育的提出與思考。
我校1953年建校,已有58年歷史,早期學校規模都比較小,目前與新建校相比,已經成為了“土豆校”,立體發展空間受限。自2004年起,學校多次研究,思考學校的定位、發展、規劃,最后提出了學!Y誠善’特色教育發展特色。我們思考:學校要生存、發展,規模無法突破,我們就在‘力求精’、‘出特色’、‘創品牌’上下功夫。
1、 特色建設的總原則:繼承中發展,發展中繼承!▊鹘y道德,經典文化)
2、 特色內涵:禮——人之表,誠——人之本,善——人之魂。 以禮為表則生和;以誠為本則生情;以善為魂則生慧。
3、 特色理念:修己以清心為先,安人以誠善為要。厚德載物,以德育人;
4、 特色目標:明禮、誠信、至善,培養有修養的幸福人。
5、 特色發展遵循的原則:
‘禮誠善’要與學校文化建設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學校特色文化。
‘禮誠善’要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禮誠善’要與各項活動有機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幸福人。
6、 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一種思想。 ‘明禮’從尊重開始;‘誠信’從理解起步;‘至善’從關愛做起。逐步形成學校的特色教育思想,并融入每一位教師、學生的大腦之中,用思想引領行為,形成學校的教育教學特特色。
7、 校園文化建設目標與思路:構建和諧校園,建立和諧關系,(干群、同事、師生、師長)形成和諧氛圍。以人為本,尊重規律,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二、探索推進特色的有效途徑。
如果僅僅提出‘禮誠善’教育的口號,僅僅在學校教學中納入“禮誠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遠非治本之法。這是因為,道德培養 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需要良好的熏陶和養成。人的道德水準和行為方式許多時候與所受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識概念無關,而是取決于其生活的環境。因此,我們選擇了 “禮誠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的研究 為研究課題,探索‘禮誠善’教育的有效途徑。促使‘禮誠善’教育深入推進,使特色理念真正的進入學校、進入頭腦、進入血液,形成良好的德行與智慧。
1、營造氛圍,體現 特色
(1)打造‘禮誠善’獨有的視覺形象系統。
如何將‘特色’入眼入耳,我們想到,首先要出臺“禮誠善”教育視覺形象識別系統(VI手冊),這個系統不僅 規范了特色宣傳樣品的尺寸、色彩、規格;固化了特色文化內涵,設計了特色獨有的聲像材料,形成我校獨有的文化視覺形象,推進學校的特色教育工作。
這個系統的設計,凝聚了我校全體教師、學生、家長的才智,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種工作過程,就是教育、落實的過程;取得的成果,對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滿足!它激勵著我們更加努力、更加扎實、更加深入、更具創新的做好我們的特色教育,打造“禮誠善”特色教育品牌!
《VI手冊》包括:“禮誠善”特色徽章、宣傳語、帶動唱、“禮誠善”之歌、燈箱、手提袋、指示語、胸卡、留言簿、邀請函、信箋、名片等幾十項內容。這是我們對于自己學校特色文化推廣的一種嘗試。讓每一個人都感到特色 展在眼前,響在耳畔,動在身邊。
(2)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
我校53年建校,09年重新加固,2010年再次進行校園環境布置。在裝修之前,我們結合學校特色,制定詳細方案,希望學校呈現出 青春朝氣和濃濃的文化氣息。我們本著大氣、厚重、雅致、靈動 四個主題整體設計,從而形成和諧、溫馨、濃郁的校園文化。
l 大氣:當您走進校園就可以看到:“禮——人之表;誠——人之本;善——人之魂”的特色墻。它體現出學校對于特色教育有深入、細致的思考,有獨特、創新的推進方式,有持續發展的自信。
l 厚重:“禮誠善”有它深遠、嚴肅的寓意,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學校開展“禮誠善”的教育,目的不只是讓它影響學生六年的時光,而是要把這種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素質滲透在學生整個生命歷程之中,先做人而后做事,為師生預留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空間,創造由“修己”到“安人”的和諧境界。
l 雅致:我校主樓共有三層,每層的設計分別選用了淡雅的藍、黃、紅三種顏色為主體,體現了我們由禮至善的育人過程。這種淡淡的色彩,與我校的“禮誠善”特色教育相呼應,同時,也避免了濃重色彩長期對視覺的刺激而引發的心理上的躁動。樓內的裝飾我們以師生的美術、書法等作品為主,營造雅致的文化氛圍。
l 靈動:我們關注每一個細節,讓每一個角落說話,為老師提供一個積極而溫馨的工作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文明而快樂的學習環境,讓我們每一個左二人在這個集體中相互陪伴,共度幸福的生命歷程。
2、學校管理,應用特色
(1)樹立‘禮誠善’管理觀:在學校管理中,我們一直遵循‘修己安人’的管理理念。通過我們不斷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讓我們的老師、學生更加安心、更加快樂的學習與生活。我們提出:‘以禮為表則生和、以誠為本則生情、以善為魂則生慧’。用‘禮’來直接交往,形成平和、友好、和諧的狀態;用‘誠’作為我們為人處世觀,形成友情、親情、互助之情;用‘善’作為心靈深處的魂,提升智慧和德行,提升人生價值。同時我們提出‘修己以清心為要,安人以誠善為先’,鞭策我們的干部教師,要有一顆 清澈無私之心,完善自我為首要。在工作中實踐,在學習中反思,在總結中提升。真正實現以人文本的學校管理特色。
(2)構建‘禮誠善’價值觀:價值觀最重要的功能 就是對人們心目中的評價標準。價值觀一旦形成,它就會成為人們心目中 用以‘評量事物之輕重,權衡得失棄取’的"天平"和"尺子"。人們就是用這樣的天平和尺子去稱量、評判人和事物,從而得出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例如:我校在開展“‘禮誠善’評優課”活動中,改變形式,融進特色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一是:教研方式體現特色:我們提倡“互助合作—大家幫助大家”。方法是分為學科大組,目的在于互助合作。倡導主動問、互相幫、共同研的教研氛圍。推動誠信合作的和諧發展。
二是:聽課方式體現特色:在校內,我們強力推動真誠、友善、得體的邀請課,充分調動教師的內驅力,重塑教師的價值觀。如:精心的備課;誠摯的邀請;得體的接待;友善的互動;多層次的亮相,層層滲透“禮誠善”的價值觀。
三是:評價方式體現特色:我們注重人性化的和諧評價(設有人性化的評價表);同時提出被評價者要作出和諧的回應即對真誠評價的真誠回應,使教師們真正做到情感態度的真誠互動;我們不僅關注個體推優,更關注群體教研合作發展。每年我們還進行和諧年級組評選,使這樣的教學活動過程成為學習的過程、專題研究的過程、真誠合作的過程、初步形成校園核心價值觀的過程。
3、教育活動,突顯特色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推進特色教育的重要載體,近兩年來,我校開展一系列特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結合特色教育,成立“特色小隊”。 “禮誠善”特色教育,我們采用“以外養內”的運作形式,將這‘禮誠善’三個字的內涵轉換為學生可以理解、操作的‘特色三句話’,
禮——人之表,誠——人之本,善——人之魂。學生都可用手語演示。另外,我們還成立了
‘禮儀隊’、‘茶藝隊’、‘武術隊’‘合唱隊’等特色小隊,這些特色小隊在多項活動中都進行過成功展示。
(2)抓住契機,開展特色活動。
例1、廣泛開展手拉手活動。我們在學生中,積極開展體驗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實踐、感悟、成長。如:2004年我們開展的 “感恩他人”為核心的特色手拉手系列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的關注, 同年5月,胡錦濤總書記、王兆國副委員長等領導親切接見了我校師生。團中央書記周強為我校親筆題詞:‘左家莊第二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好準備!’。各大媒體也曾多次進行報道。
例2、 唱響‘禮誠善’童謠”活動。童謠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2008年,適逢‘百年奧運’,我們抓住這個機遇,開展了“手拉手、迎奧運、唱響‘禮誠善’童謠”系列活動。學校以“充滿自信、展現自我”為出發點,在教師、學生、家長中廣泛征集自己創編的 “禮誠善”童謠。讓學生展示自我,充滿自信,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或編或演、或寫或畫、或跳或唱,使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 因自己的參與而感到自豪與驕傲。原中宣部副部長徐惟誠、知心姐姐盧勤多次到校參加并指導我們的活動, 在朝陽區政府組織的 慶!弧碚、展示大會上,我校進行了專場‘童謠’展示,贏得了社會及各級領導的好評。
例3、善舉在行動中體現。今年6月,我校招收了一名來自河北的來京務工人員子女丁俊輝,由于屬于“脊髓灰質炎疫苗相關病例”,小俊輝身體存有殘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入校后,學校與家長充分溝通,對他的學習做了認真細致的安排,讓俊輝在這里快樂成長。
座談會上,陳竺說,左家莊二小的做法充分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表現出北京市級文明禮儀示范校的風范,為社會對疫苗相關病例家庭給予支持關愛提供了榜樣。
此次活動,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中國健康報、各大網站以及朝陽電視臺等媒體給予了報道。
例4、搭建平臺,開展大型展示活動。每一個學期,學校都要進行一次特色綜合展示活動,給學生、教師、家長一個展示平臺。如:上學期我們開展的“‘禮誠善’,三色花,開遍左二我們的家”大型綜合展示活動,內容結合 社團建設、特色教育、傳統文化,爭做朝陽文明人等。活動中,學生們唱著自己創編的童謠,贏得師生和家長們的陣陣掌聲。歌舞、紙繩藝術、軟陶、葉脈制作、水火箭發射等表演,也充分展示了孩子們的特長與技藝。
毛里求斯駐華大使鈡律芳先生及夫人、朝陽區政府、朝陽教委、《班主任雜志》《北京教育雜志社》左家莊街道等單位的領導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中,我們還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表彰,評選了“學習習慣小標兵”“文明禮儀小標兵”“支持學校工作好家長”。一位前來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說道:“以前對左二小了解得太少,看了這次展示活動,真是給我很大的震撼,特別是“禮誠善”教育,提升了學生的素質,為學生成長搭建了很好的平臺。
4、校本教研,推進特色
學校教研的主課題是:“禮誠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的研究。人人建立特色意識,并進行實踐研究。而德育方面主要以“心理健康”“責任教育”“特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研究。
為了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使特色教育真正作用在學生身上,我校做了大量的嘗試,特別是“特色帶動唱”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我們將特色情感教育與音樂相融合、動作與演唱相融合,創編了《中國人》《紅旗飄飄》《感恩的心》《禮誠善之歌》等十余首歌曲的帶動唱。另外,我們還將‘特色三句話、愛的鼓勵’統一手語,表現出了孩子們的朝氣,使我們的教育就像音符,飄入孩子們的腦海,印在孩子們的心里。
5、規范制度,保障特色
保障包含兩個方面:一是 資金保障。每年學校做預算時都要考慮特色推進的資金問題,如:宣傳、活動、印刷、考察、獎勵等資金的需要,為特色發展提供保障。
二是 制度保障。為了穩步推進學校特色,學校出臺了《左二小文明禮儀規范細則》《文明禮儀巡查方案》,制定了《“禮誠善”師生評價標準》。對師生的言、行、著裝等統一要求,改革值周形式,細化《守則》《規范》,并把相關內容編成兒歌,如:“三歌、五禮、三內涵”,“八好十嚴禁”“特色常規要求”“課堂常規”等。使教育教學秩序井然。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學生舉止大方,自覺使用禮貌用語。學校整體氛圍良好,校園風氣健康向上。
特色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無形的教育場,它不僅能陶冶師生的情操,規范師生的行為,而且能夠激發全校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同時,還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我們會繼續努力,結合學校實際、辦學目標,不斷深化學校特色,使我們的‘禮誠善’特色教育正真成為學校的品牌。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