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磚國家合作走過了10年歷程,跨越了世界上最遙遠的地理距離,超越了不同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凝聚了五國求穩定、謀發展、促民生的決心和行動。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即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這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訪。去年9月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中,習近平開啟“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跨入第二個金色十年,金磚合作何以永葆活力?教育可為。
青春的綻放
今年是“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廈門峰會所確立的經濟金融合作、安全溝通協調、人文交流互鑒“三輪驅動”新格局將全面鋪展。教育合作乃人文交流的支柱。自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加強教育合作”口號以來,金磚教育合作在深化與拓展中走向未來。尤其自2013年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這一重要機制設立以來,共同擘畫的金磚教育合作藍圖日益瑰麗。之所以瑰麗,是因為這幅藍圖灑滿青春的躍動。
金磚五國涌動著磅礴的青春力量。除俄羅斯受制于人口老齡化之外,印度、巴西、南非的青少年人口占比處于歷史高位,而我國青少年人口基數龐大。教育合作賦予青年交流以育人的使命,青年交流賦予教育合作以傳承的擔當。兩者耦合,金磚人文交流煥發勃勃生機。2017年第五屆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發布的《北京教育宣言》提出,“鼓勵舉辦青少年夏(冬)令營”,增進金磚國家青年一代的文化溝通和交流。而同年7月在天津舉行的第二屆金磚國家文化部長會議上,五國共同簽署《金磚國家青少年兒童戲劇聯盟戰略合作協議》讓青春在校園戲劇中綻放。唯有激勵金磚青少年學生交友交心、互學互鑒,構建金磚命運共同體的事業方能薪火相傳。
技能的包容
金磚合作機制為南南合作開辟新路徑。金磚五國均為發展中國家,發展乃第一要務。金磚五國雖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3%、貿易總額的16%、對外投資總數的12%,但經濟體量與經濟增速差異懸殊。五國擔綱全球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發動機,亟待教育賦能。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發表的《福塔萊薩宣言》提出“教育對于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的戰略重要性”。自此,對金磚教育合作的認識實現質的飛躍。
金磚五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隨著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保持甚而擴大這份貢獻度,金磚五國的教育尤其職業教育唯有主動迎接工業4.0的挑戰。本次金磚峰會即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共謀包容增長和共同繁榮”為主題。2018年7月10日,“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旨在搭建“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職業技能發展、工程能力培養和智能技術創新的人才國際合作平臺。鑒于金磚國家的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五國可把握“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建立的契機,創新產學研合作,攜手研制技能分析與預測量表,制定并實施統一的資歷框架與職業教育標準,讓經濟增長的包容性點燃技能增強的包容性,使所培育的技能服務于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雙重使命。
大學的盟約
支撐工業4.0的核心技術來自基礎研究。金磚的未來須由技能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共同支撐。去年峰會發布的《廈門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支持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和金磚國家網絡大學開展教育和研究合作。這是推動金磚國家高等教育多邊合作的兩大機制,均成立于2015年。前者旨在以知識創新與教育革新來鞏固并增強金磚國家在全球智力競爭中的影響力,成員來自五國44所研究型大學。后者由五國56所高校組成,在能源、計算機科學和信息安全、金磚國家研究、生態和氣候變化、水資源和污染治理、經濟學這六大領域展開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合作。
高等教育是衡量一國教育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金磚國家高等教育大而不強。在QS世界大學2019榜單上,僅有中國大陸6所高校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國立大學躋身百強,印度排名最高的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居第172位,巴西排名最高的圣保羅大學居第118位,南非排名最高的開普敦大學居第200位。隨著印度總理莫迪于2017年10月14日在比哈爾邦巴特那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打造20所世界一流大學,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和金磚國家網絡大學能更有效推動五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對接,如我國的“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建設”和俄羅斯的“5/100卓越大學計劃”,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為構建金磚國家四大伙伴關系積蓄智力這筆無價財富。
教育的共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觀察金磚合作發展的兩個維度。一是要把金磚合作放在世界發展和國際格局演變的歷史進程中來看。二是要把金磚合作放在五國各自和共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來看。綜合研判世界發展大勢和國際格局演變,經濟全球化這股時代潮流不可逆轉。習近平總書記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打造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臺,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過去10年,金磚五國經濟總量增長179%,貿易總額增長94%,但教育合作難以跟上經濟合作步伐。近年,金磚國家相繼出臺教育國際化戰略,如中國的《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印度的《國家新教育政策》、南非的《南非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框架》、巴西的“學術促進發展”教育國際化計劃等。金磚教育合作應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深度融合,以教育合作促教育共贏,讓金磚精神與絲路精神交相輝映,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綜合研判金磚五國的歷史進程,“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這項共同準則不可撼動。國土面積占全球26.46%,人口總量占全球42.58%,金磚五國理當胸懷天下,進而立己達人。以廈門峰會開辟的“金磚+”合作模式為契機,擴大金磚的朋友圈,增強增大金磚教育合作的輻射力和受益面,打造開放多元的教育發展伙伴網絡,引領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2030議程》框架下推進教育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發展中國家搭乘金磚教育發展“快車”與“便車”。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來開創金磚教育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不為風雨所動,不為雜音所擾,不為困難所阻,在開放中追求利益共贏,在包容中謀求機遇共享,金磚的“成色”必將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