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情感技能是21世紀的重要技能,作用日益顯著。近年來,一些學生表現出來的心理脆弱、難以融入群體、自殺或傷害他人等新聞經常見諸報端,但目前社會與情感技能在學校教育中處于邊緣地位。即使家長和老師覺得這方面技能比較重要,但由于缺少科學的理論指導,難以有效地推進。
在急劇變化的時代,學習、工作、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人們經常要面臨新的環境和新的挑戰。單純的專業知識技能已不足以支撐個人發展。毅力、專注、盡責、信任、寬容等社會與情感技能對于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進步顯得越來越重要,并且這些技能也影響著認知技能開發和使用。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從2016年開始持續進行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研制國際認可的學生社會與情感技能發展監測工具;探究個人、家庭和學校的特點對學生社會與情感技能發展的影響;梳理哪些情感與社會技能能夠更好地預測學生的后期成就,并能夠進行調整;為教育決策者和實踐者提供可靠、有效、國際比較的學生社會與情感技能發展狀況信息以及可采取的改進政策和措施。
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認為,10歲學生群體(10歲3個月到11歲2個月之間),是能夠相對穩定地表達個人感受的最初年齡,并且正處于小學的中間階段;15歲學生群體(15歲3個月到16歲2個月)正處于正規教育當中,還沒有進行職業教育分流,并且和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的學生群體吻合,便于進行數據比較。因此,該研究的調查對象為參與國家或地區10歲和15歲兩個年齡段的學生。
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借助人格的大五模型(外向性、宜人性、盡責性、情緒穩定性、開放性),構建了社會與情感技能的六大模塊,其中有五個與大五模型一致,另一個是由多個技能構成的復合型技能。對每一個模塊的次級模塊,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主要依據以下原則進行篩選:適宜于10歲和15歲學生;對于未來學習成績、經濟狀況、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具有一定預測價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尤其是在學生階段;適宜于進行跨文化比較等。
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的六大模塊包括:
任務表現,對應大五人格理論的責任心,包括成就動機,即自我設立高標準,并努力去實現;自律,即控制沖動,推遲滿足和保持專注;盡責,即履行約定;毅力,即堅持并投入地做事情。
情緒控制,對應大五人格理論的情感穩定性,包括抗壓,即有效地調整焦慮和應對壓力;克制,即控制脾氣和情緒;樂觀,即對個人和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
善待他人,對應大五人格理論的外向性,包括活力,即整天保持積極活動;果斷,即具有控制欲的行為;友善,即喜歡與人交往。
協作,對應大五人格理論宜人性,包括同理心,即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合作,即與人和諧相處;信任,即相信大多數人都懷有善意。
思維開放,對應大五人格理論開放性,包括好奇心,即愿意學習和探究新事物;創造性,即產生新的觀點或產品;包容性,即對不同的觀點和多樣的價值觀持有開放態度。
復合技能,包括自我效能,即相信個人完成任務和達成目標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即能夠反思自己,把觀點建立在獨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基礎上;元認知,即認識并調整思考過程和主觀體驗。
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采集的信息不僅包括學生的社會與情感技能方面的信息,還包括其長期所處的家庭和學校環境方面的信息。信息采集方式是包括學生、家長、教師、校長在內的四類問卷,同時需要學校提供有關學生學業成績和在校行為表現的記錄數據。
每個參與項目的國家或地區需要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先隨機抽取出學校,然后在這些學校當中隨機抽取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要求每個參與國家或地區抽取的10歲和15歲學生分別為3000人。學生問卷主要包括個人背景信息,如學生的學習期望、理想工作、與家長和小伙伴的互動關系、學校生活等,同時還有自我對于社會與情感技能行為表現的評價信息。
每個抽中的學生都要一位家長或監護人填寫家長問卷。家長問卷包括家庭的背景信息,如家庭經濟社會狀況、家長與孩子互動狀況、孩子與小伙伴互動信息、家長對社會與情感技能的理解與實踐等;同時還有家長對孩子社會與情感技能表現的評價信息。
每個抽中的學生都要有一位熟悉他的教師填寫教師問卷。教師問卷包括班級的背景信息,如教師教學實踐、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對社會與情感技能的理解與實踐等;同時還有教師對學生社會與情感技能表現的評價信息。與此同時,每所被抽中學校的校長需要填寫校長問卷。校長問卷包括學校所在社區、教師和學生整體情況、學校有關社會與情感技能的教學和評價導向、學校組織管理狀況等方面信息。
2013年,經合組織開展了社會與情感技能方面文獻研究和實證數據分析,并于2015年出版了《社會進步的技能——社會與情感技能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經合組織于2016年組織成立了社會與情感技能研究項目組,嘗試開展社會與情感技能的評價工作;成立由國際知名專家組成的指導委員會進行理論指導,并吸納參與項目的國家和地區代表進入專家指導委員會。按照計劃,該研究結果于2020年發布,將為教育決策者、實踐者、家長和教師提供學生的社會與情感技能發展狀況以及可以采取的相應改進措施。